什么是机械零件失效?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搞过工程的基本上都知道一个拧螺丝的故事。
同样品牌的汽车型号,有原装进口和国内组装之分。
德国原装时,工人拧螺丝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执行进三圈再退半圈;而在华夏组装的时候,车间的工人觉得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直接进两圈半不就行了吗?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半圈的影响就出来了,同样的汽车型号,国产车的某些零件明显比进口车故障和维修率高。
其实这就是一个机械零件失效的问题。
螺丝在拧紧后,为了防止松动,应该额外施加一个预紧力,因此松半圈后预紧力将消除。
螺丝在拧紧后处于弹性形变中,尤其是在搞温和震动载荷的情况下,长期这样持续压力会产生蠕变,螺丝变成塑性变形后,其强度会大幅下降甚至失效。
退回半圈是让弹性形变恢复一些,同时消除预紧应力,以后螺丝在持续压力的变形还是在弹性形变之中,产生塑性应变和失效的几率大幅降低,使螺丝能保持持续高强度的压力。
而直接拧两圈半是达不到这样效果的。
于是,也就造成了很多德吹或者日吹,上网的时候基本上都能看到一些德吹或者日吹,机械工程怎么样怎么样,匠心精神、严谨执着等等。
还拿汽车发动机水平出来进行验证。
慕景池对此一笑而过,不予争论。
不可否认华夏和德国、RB存在着差距,但德国和RB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
就算有那么强,其实也不用太过于担忧。
现在全世界造汽车最好的国家是谁?
德国、RB和意大利。
三者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战败国!
而其他的一些战胜国,包括美国在内,在汽车领域都不如三个战败国。
你以为这是巧合?
德国、RB和意大利就像是被智子锁死的地球,他们的科技上限被锁死在机械时代了。
否则,你怎么解释机械制造如此牛叉的日德,在航天、航空、人工智能、计算机芯片方面表现一般。
反而是汽车做的一般的法国,却拥有世界第二的飞机制造能力。
角度清奇一些,换个角度来思考。
假如你是一名顶级的华夏理工人才,在不考虑移民和收入的情况。
你能从事的职业有:去华科院研究原子弹、去北方工业研究导弹、去航天局研究登月、去国网研究超高压、去大连造船厂造航母、去商飞造大飞机、去铁老大研究高铁、去华为研究通信和麒麟,去AT研究写代码、去上汽或者吉利研究发动机等等。
但如果你生在德国,那么你最好的选择就只有一个,去大众研究发动机。
再简单一点,你是愿意去研发发动机,把内燃机的转换效率提升百分之几,还是愿意去研究航天发动机。
把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人类的勇气和坚毅送上无垠的宇宙,把自己的名字刻在星空之上?
所以,不用太担心。
随着华夏的人才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各种理工科研,华夏和世界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小。
又扯远了,回归正题。
机械零件失效分析是一个大课题,一般包括过量变形、断裂、疲劳断裂、磨损失效、腐蚀失效、蠕变变形和断裂失效。
华夏的发展一直都受到材料的限制,包括但不限于材料研发、材料应用以及材料科学理论等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