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把你所学到的东西,全部给他们细致化的讲解出来。”
“为我大明培养商业上的人才。”
“这商业可是深入生活之中的。”
“小的一个普通家庭,大到一个帝国,哪里没有经济的支撑呢?”
“现在我大明就应该重视起来。”
“臣在接触到这本书以后,臣在其中了解甚多。”
“以前很多不懂的东西,现在已经能够解释的通了。”
“感谢圣上的点拨,臣现在已经明悟很多了。”
朱弘林以为这本书是朱烨想出来的。
但他根本就不知道,其实这只是朱烨回忆未来,在看了一本商业书籍。
在其中摘抄的,他不可能全部记住。
这些也都是根据自己的记忆写出来的。
他深知经济学的重要性。
正因为知道,所以他才会费尽脑汁的把这本书给默写下来。
要说为什么会把这本书交给朱弘林,这也是有考量。
一个是朱弘林确实是一个人才。
他能够在千万人中脱颖而出,已经能够说明问题了。
再说了,这不是说他有才就可以的,而是得到了满朝文武的称赞。
把这样一本有价值的书交给他,也是想着他能够给大明不断的培养人才。
大明朝,只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注入,才能真正的改变大明的现状。
这也不是说,有钱就能够办到。
其一,朱弘林是有才,他能够如此年轻就能得到探花之位。
这样的人,脑子绝对够用。
其二,就是因为朱弘林的年纪。
他现在太年轻了,在接触新鲜事物上,很容易。
不像是那些老古板,他们一样有才,甚至他们的才华不输朱弘林。
但是他们已经读书把脑子给读没了。
他们遇到事情就从数字鸿沟找方法。
一点脑子都不动,再加上他们都是一根筋。
很多事情,他们都想着按照老办法来处理。
从来不会开拓创新。
但朱弘林就不同了,他接受这些东西很快。
甚至已经开始学以致用了。
这样的人才还能找出几个呢?
不说别的,就是现在的大明朝。
朱烨还真就没有看到几个能够比上朱弘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