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大秦四十八郡的各郡治官署内的灯火一样亮到了天明。
郡试的筛选评定标准,又比乡试的严谨了一些。
文试由各郡内的官员以及学者们共组评判之团,对考生的答卷进行评审。
评审团将依士子论述的新奇与否、合理与否,文书规范是否流畅,经典解读的精确深浅,逐一打分。
凡综合得分高者,方可晋级会试。
武试则根据考生在团队协作考核与综合技艺考核中的表现为据,重点关注考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综合技艺水平高低以及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因为目前朝廷急需各种人才。
所以,朝中上下,一致决定将第一届的四级考试的录取比例全都人为提高。
乡试录取比例大幅提升至百分之五十,如此一来,五万文试参考者中,将有二点五万人能够凭借自身的学识积累与临场发挥,在众多竞争者中,获得通往郡试的入场券。
乡试武试的录取同样为百分之五十,十万武试参与者中,会有五万名身强体壮且武艺娴熟之人顺利通过。
郡试的录取比例定在了百分之二十。
也就是说,文试的二点五万人中,将有五千人能够凭借更为深厚的文学造诣、对时政的精准见解以及出色的策论撰写能力,得以参与会试。
武试则将有一万人凭借更精湛的武艺,更卓越的军事策略领悟力,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在郡试中崭露头角。
会试的竞争就更残酷了,录取比例被定为了百分之十。
文试的五千人中,只有五百人能够通过,武试一千人。
最终的殿试,将由始皇帝亲自主持,而不出意外的话,参与的人也将会被全部录取。
就在这些人在考场上倾尽才思、挥洒汗水,而后在焦灼中苦苦等待结果的时候,殊不知,他们大部分人的“工作”都已经被三公九卿,文武百官们给提前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朝堂之上。
冯去疾手持各郡发往咸阳的科举报考总人数,整个人都仿佛了年轻了好几岁,笑呵呵的说道:“此次科举,真乃我大秦之盛事啊!”
“陛下,据各郡发来的数据,此次科举总计有十五万人参加,文试五万人,武试十万人。”
“依据商定好了录取比例,最终将有约五百文人,一千武人通过最终殿试。”
嘶!
竟然有十五万人参加?
文武百官有些惊讶。
要知道,虽然民间之人不分贵贱都可参与科举,但实际上,还是有点门槛在其中的。
首先乡试,便要确定考生确实是所属乡、县的居民,这是为了保证选拔的是本地区的人才,同时也便于后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