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温清的不满(上)
温颜跟陈氏互视一眼,陈氏劝道:“阿玦都成家的人了,又不是孩子,你别拿训孩子的态度对他。”
她是继母,做得再好都有人说嘴,她甚少参与温清对儿子的教养,这次也是怕温清气坏才出言劝慰的。
温清对长子的不满是日积月累的,主要从温玦更换未婚妻人选开始。本来温清给儿子找的是同僚的人,他跟那同僚志同道合、相交甚洽,两家有通家之好。
家中亲眷都相互见过面,温清看中同僚家风清明,特地为儿子求娶其女为媳,哪里想到儿子却嫌弃自己看中的妻子门第不高,非要选了韦氏女为妻。
韦家跟郑皇后家里是姻亲,郑皇后的庶妹嫁到了韦家,温清现在的儿媳妇韦氏是郑皇后的外甥女。
温家虽娶嫁妻子大多是世家女,但都有意识地避开了太子和六皇子的姻亲,就是不想参与皇储之争。
当初温清不得已送儿子入宫,都是让次子当了赵王伴读,而不是齐王伴读,谁知道自己寄予厚望的长子却自己送了上去,温清如何不怒?
更别提这小子成亲后,性子越发古怪,非认为自己偏心,不管不顾自己,不肯提拔他。他也不想想,温家目前在朝堂多少人?自己能提拔他?
祖母身体不好,看着时日不久,届时父亲退了下来,才是把他推上去最好机会,这些事他跟父亲又不是没教过,哪怕不明说他也该明白。
可他现在偏偏心窍就像被米糊住了,一心就巴结讨好他那岳父,韦东那老小子一辈子碌碌无为,迄今都还只是六品官,能有什么讨好?
温清冷笑,“他不就是觉得他岳父就一个女儿,以为韦家的家业都是他媳妇的,可他怎么不想想,韦家偌大的家族,子嗣众多,韦东的亲爹还在,怎么可能坐视儿子日后没有香火?”
温颜只知道四嫂出自京兆韦氏,却不知道她是家中独女,更不知道大哥跟父亲矛盾这么大,她不由望着陈氏,阿娘怎么从来没跟自己说过?
陈氏默不作声,这种事有什么好说的?这是他们父子的私事,跟她们无关。温玦几次表现,让陈氏看透了他为人,日后是绝对不指望他奉养自己的,她与其巴结温清,还不如照顾女婿,女婿比继子靠谱多了。
温颜给父亲倒了一盏茶解酒,“爹别生气了,你要是舍不得教训四哥,等阿兄回来让他出手。”
温清知道女儿故意哄自己开心,不过还是被女儿逗笑了,接过解酒茶一饮而尽,“算了,大喜日子,不说这些丧气事。”
温颜点点头,“爹娘你们等等,我让人拿给孩子准备的小衣服,你们看看!”这些小衣服都是温颜让绣娘做的,件件都很可爱,家人在一起,不就是聊这些琐碎小事吗?
温清在女儿、妻子劝慰下逐渐开怀,也想通了,自己是老子,没有老子忍儿子气的道理,要是他真跟自己离了心,那就是这小子狼心狗肺!
他还有小六,如果真是家门不幸,两个儿子都不孝,他还有女婿、孙子、外孙,总有可以贴心的人。至于将来养老问题,温清压根没担心过。
谁家老人是晚辈侍候送终的?大部分小辈都是走个过场,最后陪在身边的除了老夫老妻就是下人,指望小辈养老,还不如多养几个贴心的下人。
温清一口气憋了好些天,今天又喝了酒,拉着妻子的手絮絮叨叨道:“等我们老了,就去平郡养老,那些臭小子一概不见。”
陈氏都听呆了,自己听到的话都是儿女养老,没听过是下人养老的。
温颜倒是觉得父亲这想法挺先进的,只要手头有钱,难道还找不到伺候自己的人吗?“阿娘,爹喝醉了,先扶他回房休息吧。”
陈氏轻叹一声,“颜儿,你要不要同阿琳说说,让她劝劝阿玦。”她相信阿琳不会这么糊涂的。
温颜说:“我们现在听得只是父亲的一面之词,说不定四哥心里也有委屈呢?我先让人打听清楚再说。”
她这话也就是敷衍陈氏,就温四、温六对自己的态度,才懒得管这事,不落井下石已经是人品好了,再管他们前途将来?又不是闲得慌!
不过韦氏那边倒是可以派人去看看,毕竟这位日后会长时间跟她相处,要是脾气性子不好的话,就让阿娘以后少管他们的事,温家那么大,院门一关,谁都管不上谁。
温颜安抚好母亲,回房想了想,对桃红说:“二房四女君有孕,你看看家里有什么适合送孩子的东西,送点过去。”
温家年轻一代,除了温辰,其他郎君就算身上有官职,也都是七八品的小官,妻子也没有诰命在身,“夫人”这词也不能随便叫,必须要有三品以上诰命才可以称呼。
因此家中年轻辈的媳妇,除了温颜,其她人都只能称呼女君或者娘子,排行则按照丈夫排行来。比如温颜在温家原本排行第十,即便是陆家也是排行第六,娘家都称她小十或是六娘。
可在温家如果有长辈喜欢她,对她的昵称肯定是“大娘”而不是其他,因为温辰是家中老大。
古代女人大多如此,结婚后除了姓氏外,基本抛弃了婚前一切,即便是姓氏也只是父亲的姓氏而已。
温颜也有身孕,家里孩子的东西是最多的,不过她这么说,显然是准备把四女君当泛泛之交相处,桃红想了想说:“前段时间宫里赏了三匹细棉布,质地柔软,颜色染得也好,鲜艳透亮,要不就送这个。”
因这会棉花种植还没有普及,做出来的棉布也大多粗糙,这种柔软的细棉布属于上进的贡品,等闲人家是不会有的。温家、韦家肯定有,但韦氏手里不一定有。
温颜点点头,只是刚有孕,也不是生完孩子,这点礼物也足够了,要是相处和睦,她会准备厚礼;要是泛泛之交,凭什么给好东西?有这点善心,用在真正生活艰苦的人身上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