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文学

屌丝文学>父皇 我只想 > 第517 章 汉17(第1页)

第517 章 汉17(第1页)

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西汉前少帝死。同年五月十一日(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刘弘继任帝位,娶吕禄之女为皇后。高后八年八月(公元前180年9月),吕太皇太后逝世。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努力后,吕氏家族势力被铲除。

朝臣说少帝刘弘并非汉惠帝亲生子,在迎立代王刘恒作为新皇帝(即汉文帝)后,刘恒下令废杀了刘弘及其四个兄弟。生平经历播报编辑刘弘原名刘山。汉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四月二十八日,刘山被封为襄成侯。汉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七月,常山王刘不疑死后,刘山于七月二十七日接封为常山王,并改名刘义。汉高后四年五月十一日(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吕后命常山王刘义继任帝位,并改名为刘弘,史称后少帝。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即位一般改称第二年为元年,但因太皇太后吕雉临朝听政,故未改称元年。[]汉高后八年八月一日(公元前180年9月),吕后逝世。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努力后,铲除吕氏家族势力。朝臣认为,刘弘及济川王刘太、淮阳王刘武、常山王刘朝并非汉惠帝亲生儿子,应当废黜。

待朝臣选定汉高祖与妃子薄氏之子代王刘恒作为新皇帝(即汉太宗孝文皇帝),并迎入长安。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11月14日诛杀刘弘等人。人物评价播报编辑蔡东藩:究竟少帝与三王,是否惠帝子,亦无从证实,不过这数人无罪无辜,同致杀死,就使果是杂种,也觉得枉死可怜。推究祸原,还是吕太后造下冤孽哩。冤有头,债有主,应该追究。

刘朝,汉惠帝刘盈之子。本封轵侯[]。汉高后四年五月十一日(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刘弘登基后,改封刘朝为恒山王(后避汉文帝刘恒讳,史书中记录为“常山王”)。

八年(公元前180年),陈平、周勃、灌婴等功臣和齐王刘襄杀诸吕外戚。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努力后,铲除吕氏家族力量。朝臣认为,少帝刘弘及梁王刘太、淮阳王刘武、恒山王刘朝等并非汉惠帝亲生儿子,应当废黜。后朝臣选定汉高祖与妃子薄氏之子代王刘恒作为新皇帝(即汉文帝),并迎入长安。公元前180年11月14日,朝臣以非刘盈之子为由,杀死刘朝及其兄弟。

刘太(公元前191-公元前180年)汉惠帝第六子,生母不详。吕后四年(公元前184年)二月,被立为昌平侯。七年(公元前181年)二月,改封吕王,不久更名梁王为吕王,吕王为济川王。八年(公元前180年),周勃、灌婴等功臣和齐王刘襄杀诸吕外戚,八月戊辰,徙济川王为梁王,立赵幽王刘友子刘遂为赵王。

刘武(出生年月日不详-公元前144年),汉文帝刘恒次子,汉景帝刘启的弟弟,其母为窦太后。西汉梁国诸侯王。刘武于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封为代王。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改封淮阳王。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徙为梁王,领四十余城,居天下膏腴之地。吴楚七国反叛,因其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有功,又为太后少子,赏赐无数,于封国大治宫室苑囿,招延四方豪杰,出入仪从比于天子。

及栗太子被废,太后欲立之为帝嗣,因大臣袁盎等反对,未果。遂使人刺杀袁盎及议臣十余人,以此遭景帝疑忌。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刘武积郁而死。刘武是西汉文景时期的重要人物,其坚拒吴楚七国之乱,为维护汉朝天下,捍卫国家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开创了西汉梁国文化的繁荣局面。虽其生活奢侈豪华,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但给后人留下了可供游赏观览的历史文化胜迹。

刘武,是西汉时期的贵族,与兄长汉景帝同为窦太后所出,汉文帝次子。公元前178年,刘武与刘参、刘揖同日被汉文帝分别封太原王、梁王和代王。公元前176年刘武被改封为淮阳王。公元前168年梁宣王刘提浙世,却无子嗣,刘武又被封改梁王,死后溢号为孝,故号梁孝王。公元前161年刘武奉命从首都长安前往梁国首都睢阳(今河南商丘)。

刘武在位期间曾带兵抵御七国之乱中吴王刘遑的进攻,功劳极大,后仗母后疼宠和梁国土地广大准备争夺皇储之位。公元前144年10月病逝,葬于永城芒杨山。在位23年。死后梁国一分为五刘武和王后李氏等共生育5子5女。长子梁共王刘买;次子济川王刘明晋;三子济东王刘彭离四子山阳王刘定;五子济阴王刘不识。五个女儿皆封郡主,赏赐汤沐邑。[

梁孝王人物生平:,文帝的二儿子,大儿子就是后来的景帝,两人同为窦太后的儿子。梁孝王一开始为代王,后来淮阴王,最后才称为梁王。奈何窦太后比较喜欢梁孝王,所以一直希望景帝千秋万岁之后能传位于梁王。公元前196年,皇子刘恢被封为梁王。高皇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刘恢被迁为赵王,吕后的弟弟吕产被封为梁王。但吕产一直待在京城长安,并没有到梁国赴任。吕产被朝中大臣杀掉后公元前178年,汉文帝的小儿子刘揖被封为梁王。公元前169年,刘揖从马上摔下而死,溢为梁怀王。刘揖去世后,没有子孙继承王位。

大臣贾谊认为梁国位置重要,他向汉文帝建议说应该选择可靠的人为梁王。文帝听取贾谊的建议,封淮阳王刘武为梁王,这就是梁孝王。梁孝于刘武“以窦太后少子故,有宠,王四十余城,居天下膏腴之地,赏赐不可胜道,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梁孝王刘武过着奢侈豪华的帝王般生活,“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据《史记》记载景帝,居然在一次酒会上从容说:千秋万岁之后传位于王,记住,司马迁用了从容二字,显然不是喝醉了。

皇上乃金口玉言,说话当然算数,所以梁孝王窃喜,没想到被窦婴驳回去了。从小就听说过周成王以桐叶封疆的故事,皇上岂是口误,奈何当时举目天下,唯有梁孝王才是自己的亲兄弟,所以后来平定七国之乱后,因为梁王最亲,战功确实也很卓著,所以后来分的财物和大城市最多。当景帝废了栗皇后之后,窦太后又起了这个心思,没想到袁盎这个时候推荐刘彻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武帝,梁孝王一下子气坏了,派刺客把袁盎给杀了,可是事情没做干净,被景帝查出来了,吓得负荆请罪。

景帝又一次原谅了他,还是因为窦太后说了一句。以梁孝王的财力和军力夺取天下并不是没有可能,所以当时七国之乱时,景帝特别防着他,硬是没让周亚夫发一兵一卒。平定之后更是声名显赫,有功高盖主的嫌疑,所以屡次被景帝暗算。后来不知道采用谁的计谋,开始大兴土木,宫台楼榭绵延三十里,天子旌旗,出门以天子仪仗,以为这样就可以让景帝不担心他称帝的野心,没想到后来打猎打到一头牛,脚长在背上一发热病死了。

梁孝王也是虚怀若谷,门下不知多少人才,像我们熟知的司马相如、枚乘、邹阳,都是响当当的名号。可惜啊,身边好的谋臣太少,窦太后死后就没有靠山了。[

史书记载‘《汉书》卷四十七《梁孝王传》叙述景帝同母弟梁孝王刘武事略,道人伦,叙情谊,充满了浓厚的情味,因为皇位继承人事件而导致郁郁而终,又不免让人唏嘘而叹。文中叙写了他入朝侍母而兄弟双双的情形,又写其坚拒七国动乱的表现,这在传统社会里是难得的空气。但文本花费很多篇幅来着力塑造和表现的,仍然是纠葛于兄弟、母子之情,甚至是将这些情感放置到具体的历史与现实的场景之中去塑造。

传主梁王于叛军对抗、颇为英勇,但对兄长终究没有反戈插刃;刺杀败泄、十分害怕,因姊求母、取得谅解;从臣之议、贱车入关、躲进主园、伏质阙下,及郁郁而终,不难见其孝惴之义。景帝派人迎接、不见梁王、受母冤屈,也焦急恐惧;见母绝食、难过害怕,同姊商量,却也见其慈仁孝爱。而太后不见少子,大哭大闹;梁王病死,伤悲不能进食;见到少子,相对痛哭,又见本能之爱并不被皇家气派所掩盖。凡此种种,悲欢离合,皆是所谓叙事婉致、颇为哀感了。

其实本篇用笔只在叙述汉家前期家庭内部生活,所表达的看法也是基于人伦母子与友与手足之情,而他的悲剧恰恰是因为帝位弄人。但问题是,文本较为详细地叙说了天下复平后梁王在封国逾越制度,过着奢靡的生活的情状对此,各家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其实究其原因,因为梁王最亲,战功也确实卓著,所以后来分的财物和大城最多。而他的逾越制度,建天子旌旗种种异事,从与为人与性格来看,似乎都与母亲窦太后与兄长景帝的护爱有着直接的关系。

其次,从史家的笔触也能够理出一定的思路来。班固秉承《史记》,文字更动极少,只在传赞部分略有不同评语,基本无甚出入。可见在对待梁孝王的问题上,《史》《汉》所叙角度基本一致梁孝王凯觎帝位,应该说是不准确的。因为他究竟没有作出叛乱朝廷的举动,但事件涉及继承的问题,所以便显得复杂起来。对于这一事件,文中作了较为细致的叙述。

应当说,在皇位问题上,梁王其实并无多大的野心,他对于不能入朝侍奉自己的母亲,而又终日处于因为谋刺之事而处在惶惶不安之中,最后导致了他的死亡。而导致对这一历史文本误解的,可能是由于文本讲究藏露之法。作品在写梁王抗拒七国之乱时的文字很俭省,而于乱后天下平定,将梁王的奢靡的生活作了尽情地展露。似乎给人的感觉是,梁王倒有很大的企图与野心。

所以文章最后还特地作了补充说明:“孝王慈孝,每闻太后病,口不能食,常欲留长安侍太后。太后亦爱之。”虽然梁国富裕可敌汉朝,也大造了很多武器装备,但究竟没有叛乱。在整个的梁王事件之中,朝臣爱盎等实际上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所以《汉书》述意史迁而未及褚氏补记之景帝不宜、梁王违制种种议论。因为一切皆窦太后家事,而后世杜太后导演宋太祖禅位兄弟、使皇位轮流也未见其谬。

因而以史参史,是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的关键是,景帝与孝王都有出自仁爱的思想、孝顺蒸母的心灵。而太后虽母爱无私、参预立废、制造少子建天子旌旗之异事,但究竟不敌政治之冷酷,所以史迁与史班,对孝王所谓越制只掩以“汉家隆盛”云云。

梁孝王墓梁孝王墓位于芒场山,坐西向东。全长5632米,最宽处305米。由墓道、甬道、后室及两侧的耳室和回廊组成,整个墓室面积约650平方米。主室的四周建有回廊,回廊的东端与主室相通。回廊的四角都有耳室,大小一致。回廊内有十字街、饮马泉、黑水河等。穿行回廊各房间极易迷失方向,曾有人几天走不出墓道梁孝王墓不象通常的王陵劈山后用巨石修砌,而是“斩山为廓,穿石为藏”,周围一里的石室全部开凿修成。

工程之浩大、结构之独特、布局之对称,全国罕见。梁孝王刘武是汉高祖刘邦之孙,孝文皇帝之子,因他仁慈孝顺,死后被追溢为孝王,后人称之为梁孝王。因他功劳显赫再加之受窦太后的宠爱,所受赏赐无数,并且得赐天子旌旗。他出入时随从护卫千乘万骑,与皇帝一样,出殿言“晔”,入宫称“警”。到了京城,常与皇帝同乘帝攀出入宫门。梁国当时富足强盛,为诸侯国之首,府库的金钱、珠玉、宝器比京师还多

。他曾修梁园”,据史书称其为“方三百里”,极其壮观华美。后世许多文人曾到此感慨不已,流连忘返。大诗人李白更是在梁园留住十年不忍离去。梁孝王死后所有宝物都埋入了墓内,史书记载,曹操盗掘此墓时,“得金宝十万余斤,运七十二船”。除此之外,孝王墓内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建筑上的不解之谜。

汉代既无圆规,又无比例尺,石匠们是如何将各个墓室凿得四角垂直且整个墓室南北对称,在公元前100多年,这么规模宏大的石室是如何开凿的等等,这一个个谜题等着后人继续探索。[

寝园。梁孝王寝园遗址在保安山的周围皆有陵墙,南墙位于保安山南山脚柿园村北,东墙位于梁孝王慕口东200米处,北墙位于山城集南,西墙位于保安山西侧,因开山采石受到破坏。从其走向看是依山势而建,围绕山体一周。在梁孝王和王后墓之间东侧的台地上有陵寝建筑基址,呈南北向长方形,南北长110米,东西宽60米。

1992年9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单位对基址进行了发掘清理,1994年被评为“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建筑基址内主要建筑的四面是用石条垒砌的石墙,西墙保存较好,北墙仅存石基础,东南墙仅存墙迹。陵寝的主要建筑基址有大门、照壁、回廊、前庭、主殿、配房、天井、寝殿、庖厨等。整个寝园建筑基址以殿、堂、院、室为主体。规模宏大,布局严谨,这在以往发掘的汉代诸侯王陵墓中是十分罕见的,对研究西汉时期王宫建筑提供了依据“寝园”是由秦代的寝殿发展而来的。

寝园基址均为青石砌成,主殿前后还保留有青石台阶。在寝园内出土了一批建筑构件如板瓦、筒瓦,生活用具如盆、瓮、碗、凯等,还有半两、五铁钱。特别是出土大批模印“孝园”文字的筒瓦,说明是专为梁孝王陵园建设而烧制的。西汉自景帝开始,在帝陵后陵都筑有陵园,这应是宫城的缩影。汉早期的寝园就在陵园内,位于陵墓的附近,应属于陵墓的主要礼制建筑,又称为陵寝。寝园主要用于祭祖,亦即所谓侍奉墓主灵魂日常起居的住所。

汉代盛行厚葬之风,又有祭祀的习俗,此寝园的作用一是派专人守护防止盗掘陵墓。二是守陵者每天奉衣食对亡灵祭祀。三是其后代在梁孝王或王后忌日和其他时间来此祭祀时提供住宿、饮食起居等。

刘参(出生年月日不详—公元前162年)西汉代孝王,汉文帝刘恒之子。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三月,有司请立皇子为诸侯王,于是当时诸子皆立为王。其中刘参被立为太原王,刘恒另一子刘武被立为代王。两年后,刘武转徙为淮阳王,代地尽归太原王刘参,参号遂易为代王。建都于晋阳(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代王藩系从此肇基。代王刘参的生母地位低微,甚至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因此刘参在文帝时并不得宠,他的藩国势力也较小,在汉代的诸侯王国中基本上不起很大的作用。刘参前后为王17年,文帝后元二年(公元前162年)卒,谥为孝王。刘参死后,由他的儿子刘登继任第二代代王。代孝王参初立为太原王。四年,代王武徙为淮阳王,而参徙为代王,复并得太原,都晋阳如故。五年一朝,凡三朝。十七年薨,子共王登嗣。二十九年薨,子义嗣。

元鼎中,汉广关,以常山为阻。徙代王于清河,是为刚王。并前在代凡立四十年薨,子顷王汤嗣。二十四年薨,子年嗣。元始二年,新都侯王莽兴灭继绝,白太皇太后,立年弟子如意为广宗王,奉代孝王后。莽篡位,国绝。

刘揖(出生年月日不详—公元前169年),西汉宗室、诸侯王。又名刘胜,汉文帝少子(第四子)。汉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复置梁国,立为梁王,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得文帝宠爱,异于他子。好书,故拜贾谊为太傅。汉文帝前元十一年(公元前169年)坠马而死。在位十年,谥号怀王。无子,国除。第二年,徙淮阳王刘武为梁王。

史记《史记·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初,武为淮阳王十年,而梁王胜卒,谥为梁怀王。怀王最少子,爱幸异於他子。折叠汉书《汉书·卷四十七·文三王传第十七》:孝文皇帝四男:窦皇后生孝景帝、梁孝王武,诸姬生代孝王参、梁怀王揖。梁孝王武以孝文二年与太原王参、梁王揖同日立。梁怀王揖,文帝少子也。

好《诗》、《书》,帝爱之,异于他子。五年一朝,凡再入朝。因坠马死,立十年薨。无子,国除。明年,梁孝王武徙王梁。《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第十八》:初,文帝以代王入即位,后分代为两国,立皇子武为代王,参为太原王,小子胜则梁王矣。后又徙代王武为淮阳王,而太原王参为代王,尽得故地。

居数年,梁王胜死,亡子。梁王胜坠马死,谊自伤为傅无状,常哭泣,后岁余,亦死。

刘询(公元前91年―公元前49年),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西汉第十位皇帝,公元前74年—公元前49年在位,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