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带走的直接拆,带不走的直接炸,哪怕是化作一堆碎片都绝不留给安德罗。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正是因为博纳特此番操作,现如今更是加剧了摆在周正面前的战斗难度。
拆走或破坏了重型机械设备后大型厂房内,腾出了巨大的空间足以容纳重型陆战装备进驻。
一路猛袭杀至此地的安德罗部队很快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对面的博军将坦克、步兵战车这些高价值重装备,大部分都塞入了大型厂房内以作隐蔽。
如此一来就既保证了其作为防御武器依旧能发挥作用,能从敞开的厂房大门和墙体上开出的射击孔内对外攻击。
同时,坚固的厂房钢混结构顶棚,也足以抵挡住大部分从天空中来袭的攻击,无论那是大口径高爆榴弹亦或是无人机发射的空地导弹,至少一时半会想把这大型钢混结构的军工厂房炸塌是绝无可能,再不济也能支撑一阵。
厚重的墙体加上坚固的厂房顶棚,内部还有敌人重兵重装备密集把守。
已经尝试了两次都攻不上去,反而损失了一波兵力与作战装备依旧毫无进展。负责带队指挥进攻的阿尤克少校眉头紧皱、只觉头皮发麻,只得暂时将部队撤下重新组织下一轮攻势。
同样的问题现在也摆在周正面前,屏幕前、无人机视角下的这钢混结构乌龟壳着实是不好啃,必须得想点高效办法。
“你怎么看?有什么建议吗?”
为了能更好地应付接下来的战斗,周正将连夜赶来的安德罗请进了指挥中心协助指挥。
作为前政府军高级军事主官的安德罗,想必会更加了解接下来的战斗所要面临的种种问题,熟悉敌人、了解地形、能提供至关重要的建议,而安德罗接下来的开口回答也确实是周正所需要的。
“我不建议对这里进行大规模炮火轰炸,原因你也看见了。咯洛士兵工厂里的这几处大型建筑本身就是永备工事标准建造的,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可能遭战火席卷,尽可能保存设备和贵重资产的问题,却是没想到如今这地方被博军掏空之后改造成了大型堡垒。”
“如果动用重炮集群进行轰炸,很难对建筑整体造成一次性破坏。咯洛士兵工厂我曾经去视察过,看似是一体式建筑其实内部并不然,每个不同的建筑区间都有各自独立的承重结构,一座大型厂房由十几个不同的区间相连构成。”
“单纯只炸塌一个区间根本没用,剩下的区间依然能不受影响。且建筑穹顶非常坚固,使用钢筋和军标混凝土浇筑而成。这处兵工厂当年是在苏联专家的设计指导下建成的,苏联人的建筑结构有多结实抗炸你是知道的。”
“我粗略地计算过了,如果要动用重炮集群解决问题,足以耗光我们目前运送到前线上的所有储备弹药,结果也不一定能行。且炮兵将会在之后一段时间内无法发挥效用,这势必对接下来的战斗有不利影响。”
安德罗所言不虚、句句真切,周正当然也能听得出其中的利害关系和问题所在,觉得头大之余首先要吐槽的便是某位知名人士。
“妈的,勃列日涅夫当年到底给非洲撒了多少钱?才把这么硬的乌龟壳推广到半个地球之外。”
正如安德罗所言,苏联人设计建造的建筑或许在今日看来早已过气、老旧、各种意义上的跟不上时代。
但唯有一点不能质疑,便是苏联建筑的结实程度。
不说别的,就说说最近发生的事。
阿尔乔莫夫斯克一战中,苏联时期留下的一片老式公寓楼,绰号“勋宗楼”,妥妥的民用建筑,跟军用不沾边,可结果呢?
城外的瓦格纳与俄军炮兵集群把各种大家伙都掏出来了,122、152、203、240,各种大口径火炮轮番上阵炸了个遍。火炮轰炸效果不佳,最后还把空军也叫来丢炸弹。
结果打到最后愣是啃不光这一片勋宗楼、久拖不决,大口径高爆榴弹糊到外墙上就炸开个窟窿,建筑本体依然屹立不倒。别无选择之下的瓦格纳只能出动步兵强攻冲楼,付出了并不算低的伤亡后这才肃清了最后一波残敌、结束战斗。
特别军事行动中的各种城市战、巷战之所以这么难打,和苏式建筑结构抗性太强、皮实耐操有脱不开的干系。
民用建筑尚且如此,军用建筑更不消多说。
诚然面前这片军工厂房是在非洲、不是在苏联,但周正并不觉得这就意味着苏联专家画图设计出来,并监督施工的这些建筑就会有多差,跟豆腐渣似的一冲就垮、一捏就碎。
前沿攻击部队传来的汇报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MBT-2000和T-72B的125毫米滑膛坦克炮一炮轰上去,厂区主建筑的外墙就只被炸开个勉强能让人钻进去的窟窿而已。
至于什么连带性的多米诺骨牌式墙倒屋塌,那根本想都不要想、完全是不可能的事。
对付这种厂区建筑群,真要上重炮集群往烂的炸,周正估计炸到最后就算能达成目的,那结果也跟安德罗提醒的那样差不多,得把己方炮兵的前线储备弹药消耗一空。
再等后方炮弹运上前线物资补给集散地,再分发给下级各炮兵部队使用,那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基础交通设施落后不但对博军之前的进攻是个问题,现在进攻方换成安德罗了,影响也是完全一样的。纵使周正手持系统弹药管够,但转到实际战场层面运不上来照样不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