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现在真给干下来几架战斗机,再叠加出勤损耗导致的机队妥善率下滑问题。
周正手头这规模屁大点的机队,也确实是承受不起。
损失大点沦为“存在空军”,只能看、不能用也不是没可能。
基于各方面客观情况和限制因素综合考虑,周正最终做出了“保持战略定力,不因敌方变化而改变既定战略,继续坚定推动战役进攻筹备落实”的决定。
安德罗那边没说的,凭借着二人彼此间早已建立的深度互信,自当是对周正的军事决策报以坚定支持。
有了安德罗的政治支持背书,周正的命令自然得以畅通无阻、稳步推进。
另一方面,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情况是。
未来科技的部队是撤了,但博纳特的部队却被留了下来,临近接触线和灰色地带的敌军,也基本只剩下博纳特的部队和少量凑数的雇佣兵。
敌方的策略很明显,就是要保存精锐主力,用质量更差、但数量更多的博纳特部队当炮灰,迟滞消磨安德罗部队的进攻能量制造伤亡损失。
能料到会有此等情况出现的周正不觉得意外,相反,就眼下的情况来看,这还是件好事。
在周正“创业发家”初期,还算得上是个对手的博军,如今早已成了提都没必要提的边角料角色。
如果是“敌守我攻”,那不可否认博军是会构成些麻烦,值得花些精力去应对处理。
毕竟就算是猪,抓起来也得费时间。
猪急了连拱带咬搞不好还出人命呢,何况是手里拿着枪的人,清理起来是得费些功夫。
可要是“敌攻我守”,换博军来进攻已经被周正和安德罗,经营成前线要塞城市和战役进攻节点的基祖城。
那不好意思,这就是把脑袋往切割机里送的纯纯“行为艺术”。
甚至都用不上周正亲自出马,仅凭安德罗一人,就能在留守的多位外籍指挥员协助下,击退来袭敌军。
同时给博军杀得人头滚滚、在基祖城防区下尸骸遍野,不存在一丁点悬念。
所以,既然未来科技部队放弃了潜在的军事冒险打算,全面回撤收缩防御,给前线上只留下压根冲不动己方防区的博军废柴部队。
那周正就可以了无担忧地动身出发,去尽快搞定必须自己亲自出面的那些事了。
“大体情况就是这样,我离开的这段时间,你监督好战役进攻准备继续推进落实,把这件事抓紧;另外再稍微防着点博军可能的偷鸡摸狗就行,其余的情况问题不大,尽管放心且相信自己就好。”
在基祖城前沿指挥中心内悬挂的巨幅地图前,讲解完当下的敌我态势和需要注意情况,回答周正的是安德罗的缓缓点头开口。
“我会注意的,有任何突发情况会及时联系你。”
“照目前的进度和速度来看,等你这趟忙完回来,我们的战役进攻准备就差不多了。这一次至少要解放北方的一半敌占区,把博纳特的势力范围压缩到首都圈内。”
“这样,就算他还有军事力量残留,仅剩的战略纵深也不支持他实施更多计划了。到时候不止是博纳特,就连未来科技都会无计可施,无论他们承不承认,那时的他们将只剩失败一个结局。”
一次战役进攻就能彻底解决所有问题,这种事不论是周正还是安德罗,都不抱太大期望。
根据现有的军事资源进行估算,一旦高强度的战役进攻开始,囤积准备的军事资源最多只能支持3个月的战斗,就这还是考虑到高强度攻坚作战只占30%-40%的情况下。
如果占比更高,军事资源的消耗速度还会大大加快。
换句话说就是“冲两个月就冲不动了”,这也是可能存在的情况。最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可能两个月的高强度作战都维持不了,就会因为各种补给消耗殆尽而被迫停下。
另一方面,军事学上存在一个叫“进攻极限”的概念。
具体来说,便是随着部队进攻补给线越来越长、战线越来越宽,最终会达到一个平衡点,此时的补给线刚好能维持战线宽度与深度。
如果达到“进攻极限”后还要冒进,继续头铁进攻。
那么补给线拉断跟不上将是必然情况,随之而来的就是军人饿肚子、载具没油喝、枪炮没弹药,躺在野战医院里的伤员疼的嗷嗷叫,就是没有足够的医疗资源可供救治、只能等死。
再往后会发生什么,不必多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