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老汉又道:“往后若是允儿负了你,我定不饶他。”
毛蛋也高兴地道:“三叔是不是又可以去考功名了?”
“对!往后赚的银子攒起来,给三叔上学。”二柱也很激动。
一家子好像做梦一般,重新充满了希望。
这一晚钱氏也算是睡了个踏实觉。
第二天,安宁将刘大夫要的药膳拿过去后,又进帐了十五两银子。
接着着几天也是如此,每日最多是二十罐,十多天下来,除去买药材和买罐子的成本,安宁足足攒了一百五十两银子。
这天她卖完药膳,又去买了两袋精米,油、盐、糖、肉排骨等,因为东西多不得不独自雇了一两牛车。
很快邻居们便知道余家找了个赚钱的买卖。
“余家最近可是发了,我昨天看到余家那媳妇买了一车的东西回来,还自己雇了牛车呢。”
“可不是?这几天我去镇上赶集,都遇到了余家那两个孩子做买卖,听说每天都是四五百文的进账。”
四五百文?村民们都十分惊讶,平常大伙在镇上找个短工一天下来也才三十文。
“我也遇到了,还过去尝了,听说是叫个什么山楂糕,一块就要五文,比肉包子还贵,不过也确实好吃。”
“余家一家子的嘴还怪紧的!”
“可不是,要不是亲自遇到,怕是没人会知道。”
“我当时问了他们家二柱那小子,听说就是他三婶拿后山的那些果子做的。”
听到这里,刘江的娘王婆子嫉妒的眼睛都红了。
以前也没听说这个城里来的丫头有什么本事,怎么自从和他们刘江闹翻了之后,就像开窍了似的。
莫不是故意为了让江儿后悔,才露的这么几手?
想到这里她冷哼了一声,故意煽动道:“这后山的东西可不是他们余家一家子的,好处都让他们家占了,那怎么能成?”
“是啊!”立即有人附和到。
“他们能摘咱们也能摘。”刘氏说道。
“可咱们也不会做?”
“不会做,琢磨琢磨,总归是人做出来的东西,这么挣钱的买卖,你不做可就都被余家人给占了。”刘氏再次煽风点火。
“就是啊,走,咱们也去摘。”说的就有村民动身了。
等到何氏几人,再去后山摘果子时,发现树上的果子早已被人摘的七零八落了。
回到家时几个人都垂头丧气。
何氏听说是二柱说漏了嘴气的恨不得上去捶他几下,“我说你这小子嘴上就没个把门的,这下好了。”
二柱低着头,一动不动任着何氏打。
“行了行了。”钱氏呵斥道。
安宁预料到迟早都有那么一天,叹了口气,“都在一个村子里,迟早都会被人发现的,也怪不得二柱。
往后再想想别的法子,看有没有其他的门路。”
钱氏也发话了,“好了,这十几天下来也卖了六七两银子,让人眼红也是很正常。
听宁儿的,往后山上有多少果子,咱们就摘多少,没有就算了。”
此时余承允也走了过来,“还是能做些时日的。我看这山楂糕存放个几日口感也未曾变化,不如明日让二柱把村民们摘下的果子花些钱收过来。
一次性多做一些。”
“啥?这些果子还要花钱?”何氏不甘心的道。
“若想把这项生意再多做一些时日,就只有这个法子。”余承允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