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兕自小就长于文科,文学功底扎实,他确实没有李杜的本事,非让他作诗,要不当文抄公,要不就是简单的入门作品,难登大雅之堂。但品鉴诗词文章,却不输任何人,面对这个时代的文风,能够给出中肯的评价。
以至于不少原本打算拜谒之后就离去的士子,选择在县里逗留,渴望再次得到陈青兕这位年轻有为又平易近人的士林大家的点评。
其实陈青兕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既然自己多了一层士林大家的身份,能够吸引读书人前来拜会,那就趁机打响自己好客之名,多吸引一些士人来青溪县带动当地经济。
只要不请客吃饭,一杯茶水,自己支付的起。
结果发现很多士人来了就不走了,也让陈青兕更加来劲。
用一杯清茶,换人在县里常驻消费,还能获得一个敬士人的美名,吸引更多的人来,这世上哪里还能找到这般划算的买卖?
青溪县外,陈青兕翘首以盼。
往来路过的百姓都热情的打了声招呼,然后纷纷离去了。
开春是最忙碌的时节,尽管还未到春耕时节,辛劳的百姓已经开始下地整田。
陈青兕依旧维持亲民姿态,逐一回礼。
在他身旁的是典史秦依。
陈青兕叮嘱着秦依注意事项,说道:“这位来自嘉兴贵客,你当好好招待,务必让她高兴。别急着说公事,青溪县山明水秀,领着她游玩一圈再说,所有消费都由县里支出,不用给县里省钱。”
秦依已经习惯听陈青兕的命令行事,一丝不苟地记下。
“还有!”陈青兕补充道:“有些事情不必强求,一些深的技艺,人家不愿说,就此略过,点到为止就好。毕竟那是他们祖传吃饭的东西,强求不来,反而会引发不愉快。”
“来了!”随行护卫的匡正提醒了一句。
远处一辆马车徐徐而来,骑马领路的正是史务滋。
陈青兕当先迎了上去。
来人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人物,可在陈青兕眼中却算是大人物。
在陈青兕的规划中青溪县发展的根本是耕种与蚕桑。
耕种自不用说,整个国家民族之本。
蚕桑却并非青溪县发展的特点,青溪县地理位置极佳,水陆通达,适合发展手工业、运输业。只是当下县内老弱妇孺过剩,只能以蚕桑过渡。
也是因为一直不重视蚕桑业务,县里没有真正的蚕桑行家,都是一些以其为副业的妇人,小规模养殖补贴家用。
这自家小规模养殖跟大规模养殖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陈青兕在县里找不到蚕桑行业的专家,决定向外县邀请专家指点。
这要请就请最好的,此番请来的是嘉兴县的许王氏。
嘉兴县是丝绸之府,从唐朝来算都有两千年的历史,蚕桑之乡。
许王氏又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个时代的专家,可不是后世那种动动嘴的学院派。
士农工商,四大阶级。工名义上位于第三,实则居于最末。
能够在技艺方面闯下偌大名望的人,绝对是经过千锤百炼,有着代代相传的独门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