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林夕听在心里,慢慢咂摸。
想起了何三姑之前说得那户人家,敦厚是敦厚了,但一家子之后小儿子读过书,知书达理恐怕还真做不到。
后来何三姑又来过一回,这次打听得更仔细,甚至将哪家儿子在哪个书院读书都打听出来了。
要是钱氏想先去看一眼,只要去书院外等着,肯定能遇到。
最近钱氏正想让二老爷赶着车,带她去看了一眼,要是看见觉得合适呢,就商量商量,将事情和安雨欣说,定下来。
不过那家里也确实不是很富裕,别看家里有五十亩地,但收成多数都供了小儿子读书了。
家中的生活也只能说不愁吃穿,但其实比不上安家的条件好。
家里虽然有一个老妈子伺候,但农忙的时候家里人还是下地的,只有女眷负责在家里洗衣做饭。
而且农忙他们还要雇短工,七八个短工都是在家吃得,靠一个老妈子可弄不过来,多的活儿还不都是女眷来做。
钱氏听了这些,很是心疼女儿,觉得不行。
但架不住何三姑说那年轻人各种都好,她还是起了去看得心思。
于是选了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让二老爷赶着车进城了,魏林夕也一并跟着去。
傍晚的时候,他们就把马车赶到书院旁边等着,钱氏和魏林夕还是后赶来得何三姑就躲在车厢里,撩起帘子缝往外看。
穿着士子服的书生们开始三三两两地往外走,很快,何三姑看到了那人的身影。
“就是他,就是他。”
随着何三姑的声音,钱氏和魏林夕凑过去往外看。
一个穿灰色士子服的书生背着书袋从马车旁路过。
这人长得虽然不如安子珝,但已经是中等人才,在人来人往的街上也很突出,而且挺胸抬头,姿态从容,但眼中却没有矜傲。
甚至遇见挑着担子的行人还会主动让路,态度不疾不徐不卑不亢。
魏林夕对这人的第一印象很不错。
“怎么样,是不错吧,虽然家里确实······但人肯定没错。”
见人走远了,何三姑笑着说道。
“看着倒是个好孩子,长得也不错。”
钱氏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看起来对这未来女婿印象也不错。
“就是家里······若是个儿子我倒没这些担忧了,只要人好久就行,可我就这一个姑娘,哪怕家里落魄了也不想她受委屈。”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钱氏想女儿嫁个家境更好的,但又怕家境好了又找不到这么好的孩子。
“我知道,谁不想孩子好啊。”
其实在何三姑眼里,这家人的条件不错了,虽然还是地里刨食,但人家有五十亩地呢,而且孩子上进,说发达不就发达了。
但安家不同,从前那样的富贵,对于这小门小户的肯定有犹豫。
何三姑也没说什么,该做得她都做了,接下来就看这对夫妻是怎么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