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群臣阅卷的,是朝廷里出了名的犟种,文官中战斗第一人黄锦,那这公平性自然是不需要怀疑的。
隆庆帝心中大概有了盘算,于是主动将试卷推向太上皇:“父皇,这便是本场殿试中的佼佼者,请父皇过目。”
太上皇也不推辞,拿过卷子后翻了翻,便将其放下:“皇帝心中可有前三甲的人选了?”
隆庆帝笑着从试卷中抽出来三张,放在太上皇的面前:“依儿臣之见,此三者可为此次殿试前三甲。”
那三张卷子分别是:高拱、陈辰、薛虹。
第一、第二的卷子正是前两位高拱、陈辰,算是皇帝和群臣达成了共识。
薛虹的卷子则是隆庆帝拽上来的,还是那句话,薛虹的卷子可能文采行文差了些,但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更何况前十的卷子差距本就在毫厘之间,所以隆庆帝这么做,也算合情合理。
太上皇只是垂目一扫,目光在陈辰的卷子上停顿片刻,便将目光转移向了薛虹的卷子。
殊不知在隆庆帝的眼中,哪怕再微小的动作也被记下,暗自将陈辰这个名字记在心里。
“扬州薛虹……才不过二十岁,年少得志恐怕难免轻狂,依朕之见不若压上一压。”
当初薛虹进京也算出了一次风头,太上皇自然知道,薛虹到底是站谁的队。
“父皇此言原是爱才,儿臣理应遵循,只是我朝太祖以来,未满双十而进士者,也不在少数,这岂不是恰恰说明,我朝文华正盛,乃天佑我朝的证明吗?”
“科举取士乃国之大事,倘若取一年少轻狂者于国于民恐怕都不是好事。
若是朕在位之时,此子少不得要压上一压,沉淀沉淀。”
听到太上皇的话,隆庆帝笑了出来:“父皇有父皇的考量,儿臣也有儿臣的思虑。
纵然是父子,也未必会喜欢同一种风格的文章。”
此话一出,下面所有的大臣一个个立刻眯着眼睛,开始研究起来手里剩下的卷子。
哎呀,你看这卷子可真卷子啊!还有这字……反正我们啥也没听到!
太上皇看了隆庆帝一眼,正要说些什么,却猛的咳嗽了起来,最后沉默了片刻:“你是皇帝,你看着办吧。”
说罢,太上皇便在龙首宫大太监戴权的服侍下起身回宫。
隆庆帝也一反常态,并未起身相送,而是转头看向群臣下旨:“着令,立刻拟定排名,张贴皇榜。”
前三甲中,状元高拱,算是北方学子,而陈辰、薛虹,则是南方学子。
一北两南,且北方的还是状元,这样张贴出去,也不会引起南北学子的不满。
但前十中,北方学子本来只有高拱这位状元一位。
隆庆帝担心有人煽动南北学子对立,于是又从后面的卷子里挑选了一位最优的北方学子,将二甲第七的南方学子给替换了下去。
随着朱笔御批,一甲之名随即被定下。
一甲第一:河南新郑高拱!
一甲第二:福建泉州陈辰!
一甲第三:江南扬州薛虹!
而其中又以最年轻的薛虹,最是引人注目。
因为薛虹的老师,是前科探花的消息,也被传了出去。
成功搏得:“一门两进士,师徒双探花”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