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文学

屌丝文学>菜根谭 > 第15章(第2页)

第15章(第2页)

【原文】种田人,改习尘市生涯,定为败路;读书人,千与衙门词讼,便入下流

【注释】尘市:尘市本意为城镇,上处泛指市场上的商业行为。干与:参与。衙门词讼:替人打官司。下流:品格低下。

【译义】种田的人,改学做生意,一定会失败;读书人,若是成了专门替人打官司的人,品格便日趋下流。

【评析】在过去的农业社会,只要家里有一亩田,总还可以衣食无缺,不同于商场的钻营,得失差别甚大。一个种田人,一不明商场利害;二不解人情世故;三没有社会关系,若不专心务农,而与人在商场上争名逐利,常是失败的居多,搞不好还要变卖祖产。何况商场的事情,起伏不定,也许今天身无长物,明朝却摇身一变而为暴发户,也有人投资做生意,以至于血本无归。这不是质朴的种田人所能明了的,不能“知己知彼”,怎么可能在商场上立足呢?不如守着一亩方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淡泊名利,如此反而能守成。何必以“世代不竭之食”,换取“商家一日之富”呢?

读书人讲的是“明是非”、“辨义理”,而衙门讼师则是以犀利的言词,巧辩的口舌

,为人争取胜诉。有时,因“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所以并不分辨是非黑白,只是卖弄口舌,图取利益。这些均有违圣贤之教,所以作者认为这不是读书人该做的事,读书人应当知道如何持守自己的节操,去教化众人,进而使民无争才对。怎么可以把他人的争执,当作是自己的“生财之道”?不过,这句话也是有其时代背景的,现今的“律师”,哪一个不是高级知识分子?只要能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去论断是非,排难解纷,何愁对社会大众没有裨益?

读书要下苦功,为人要为人好

【原文】读书不下苦功,妄想显荣,岂有此理?为人全无好处,欲邀福庆,从何得来?

【注释】显荣:显达荣耀。

【译义】读书若没有下工夫苦读,却非分地想要显达荣耀,天下哪里有这种道理呢?做人对他人毫无一点好处,却妄想得到福分和喜事,没有付出,这些福分根本无处生起,而从哪里得来呢?

【评析】做大官、做大事不是容易的事,要治理一个郡县,没有相当的知识和学问,如何去推行政务呢?如果判断错误,不仅误国扰民,所谓荣达,也成了可耻的屈辱。

一个人的显达,无非是能力比他人强,而能力又由知识而来。既不能下工夫苦读,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又不能行万里路,增广自己的见闻,想要显达荣耀,纯属空谈。就以现代而论,社会上哪一种行业不需要知识?无知识而要成大事立大业,只是痴人说梦罢了。

至于福庆,并非凭空而来,任何事都有因有果,无因而得果,断无道理。人间的福分,不外乎“自求多福”与“他求善福”两种,这两种是“常理”,其他则是“非常理”。中奖券、获赠遗产是偶然的,是幸运的,但是也得以买奖券、先人有钱作为其因。若以佛家的说法,这就是过去积下的福分。

“自求多福”乃是端正其心,努力其事,心不妄求,自得其乐。

“他求善福”则是与人为善,不与人为恶,因为助人,而得人助。由此可见,无论就现世或非现世而言,福庆都有原有因,而非平白无故产生的。

读书人贫乃顺境,种田人俭即丰年

【原文】清贫乃读书人顺境,节俭即种田人丰年

【注释】丰年:米谷收成丰盛的年头。

【译义】对于读书人而言,清高而贫穷才是顺遂的日子,而对于种田的人而言,只要省吃俭用,就是丰收的年头。

【评析】颜渊一箪食一瓢饮,犹不改其乐,所以,真正的读书人并不以贫为苦,因为他们的心中仅有读书之乐,而无复他乐。所谓清贫乃是读书人的顺境,倒不是;赞美清贫,而是清贫不但足以养廉,也足以诚心,同时也没有浮华奢靡之事来扰乱身心与道业。而为官与富贵有时反倒成读书的障碍。因为为官事务繁冗,无暇读书,充实自己;富贵则五欲充心,五声充耳,极易堕落了志气。

节俭是良好的美德,种田人家不能保证年年都是丰收,若是平常俭约,而有所积蓄,即使年成欠收,也能衣食无虞,岂非与丰年无异?倘若不能节俭,日日浪费,即使年年丰收,又何异于年年歉收?所以开源节流,不要寅吃卯粮,那么任何用度都是永远充足的。

为学不外静敬,教人先去骄惰

【原文】为学不外静敬二字,教人先去骄情二字

【注释】教人:教导他人。

【译义】求学问不外乎“静”和“敬”两个字。要教导他人,首先要去掉“骄”和“惰”两个毛病。

【评析】学问之道深矣!远矣!《大学》之中有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由此可知求学要有所得,一定要先静下心来,然后才能安、能虑、能得。

至于“敬”字,不仅是为学之道,也是做人之道。做任何事,首先要培养一颗恭敬之心。比如学问,若是没有恭敬的心去学它,所学就不会认真,也不会谨严,自然就不会有好处,可见“敬”字多么重要。

因此,在教导他人时,若要让对方学到真东西,首先要除去他的骄慢心和怠惰心。因为骄慢则无法再增加知识,怠惰则无法再学习,若不能除去骄慢心和怠惰心,那么教什么都不可能学好。所以无论学什么,首先要谦虚,承认自己不懂,要勤奋地下工夫学习,如此才会老师喜欢,学生获得知识。

身为重臣而精勤,面临大敌犹奕棋

【原文】陶侃运甓官斋,其精勤可企而及也;谢安围棋别墅,其镇定非学而能也。

【注释】陶侃:晋部阳人,为人明断果决,任广州刺史时,经常运砖修习精勤。甓:砖的一种。可企而及:能够做到的意思。谢安:晋阳夏人,淝水之役,前秦苻坚投鞭断流,人心为之惶惶,当时谢安为征讨大都督,丝毫不惊慌,闲时仍与友人在别墅下棋,镇定如常,最后他的侄儿谢玄大破苻坚于淝水。

【译义】晋代的名臣陶侃,在闲暇的时候,仍然运砖修习勤劳,这种精勤的态度,是我们做得到的。晋代的名将谢安,在面临大敌时

,仍然能和朋友从容不迫地下棋,这种镇定的工夫,就不是我们学得来的。

【评析】晋代的陶侃身为广州刺史时,每天仍然运砖来修习勤劳,锻炼自己,不使自己有一点怠惰的习惯。他还常常劝人爱惜光阴,珍惜事事物物,甚至连不用的竹头木屑,他都会先收藏起来,以备将来急需。不过,就光以运砖这件事而言,便可以见出古时咸大事业的人,莫不时时刻刻在鞭策着自己,即使有最舒适的环境让他享受,他也宁愿劳勤自己的筋骨,绝不让自己懈怠半分。陶侃后来能成为晋代名臣,实非偶然。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的,而且这种精勤的精神只要我们肯去做,就一定能做得到。

至于谢安,在大军临境时还能安然下棋,这等镇静工夫就使人不得不佩服了。但是,他令人佩服的地方并不在于他视若无睹,而是他分明看见形势严峻却能胸有成竹,泰然处之,所以能临危不乱,大破苻坚的百万雄师。这种镇定工夫并不是临时就学得来的,这完全是看个人的胆识。就像练功夫的人,由于长久临敌,知道遇事而乱是最大的忌讳;另一;方面也由于功夫已深,对方户拳打来,自已有数十种方法可以化解,自然不觉得有什么好慌张的。因此,镇定能使一个人的头脑保持清醒,慌张只会自乱阵脚;镇定能找出对方的弱点,慌张只有自暴弱点。惟有镇定,才能克敌制胜。一棵树之所以不畏风吹雨打,还是因为根扎得深啊!

目闭可观心,口合以防祸

【原文】神传于目,而目则有胞,闭之可以养神也;祸出于口,而口则有唇,阖之可以防祸也

【注释】胞:上下眼皮。阖:闭。

【译义】人的精神往往由眼睛来传达,而眼睛则有上下眼皮,阖起来可以养精神。灾祸往往由说话造成,而嘴巴明明有两片嘴唇,闭起来就可以避免闯祸。

【评析】天下有些事看得,有些事看了徒然扰乱我们的心,这个时候,倒不如把眼闭上清静些。开眼是看外界,要能见人所不能见,闭眼是看心灵,要见自身的种种缺失,这些就已经够费神了,哪还有精神去接受五光十色,徒乱心思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