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丞相是谁?
是李纲。
目前右丞相还没有上任,所以消息一传给前线的李纲,李纲马上就批准了通过。
并且修书给了户部尚书,户部尚书也就是三司使。
当然,很多人就会奇怪了,这户部尚书跟三司使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大了!
在北宋前期,三司使是独立出来的。
可到了后期,尤其是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三司使的独立导致王安石变法的是财政大权被限制住了,所以又将三司使的权力并给了户部尚书。
在唐朝的时候,户部尚书的权力可不小,到了宋朝被一分为三,财政给了三司使,铸币给了丞相,户部就变成了工具人,负责统计和计算书数据的。
当然,此时的户部尚书还是阉割版的。
因为他没有铸币权。
铸币权本来是用来限制丞相权力的,没想到北宋末年的时候,反而让丞相们一个个因此而堕落。
户部尚书这一块,是李纲的老哥们了,自然很快就给通过。
然后这条子到了枢密院。
枢密使是谁?
是王匡!
他可是赵朴的老迷弟了,皇帝来了条子,他自然是马上就同意签署了。
合法流程这么一走。
诶,这道圣旨就符合大宋的法律规定了,是正式的圣旨了。
哪怕时候这群文官集团们反应了过来,也没有办法阻止了。
毕竟这是走过流程的。
甭管这流程有多糊弄人,反正走了流程,就是合法的。
这就是程序正义。
赵朴忙活了一上午,终于将新军建立的计划落实了下去。
不过挑选十名士人军官却陷入了难题。
唐恪也想要在这其中掺和一脚,安插他们投降派的人。
赵朴知道他是个什么心思,特意地将他提名的几个人和他自己所满意的十几个人都聚集到了一起,顺便让之前围堵午门的士子都邀请了过来。
亲自出了一道策论题,让他们来书写出来,然后他在其中挑选满意的作品之后,前十名获得者才能被挑选到这新军之中。
但是这个解决办法,让唐恪、杜充等人并不满意。
他们叫嚣着不公平。
这让赵朴异常的头痛。
这群投降派,不是在内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