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皇帝,却被竖掌示意噤声。
明德帝按在膝盖上的手屈指敲了又敲,叹道:“殷侯糊涂啊。人人皆知朕这一脉子嗣凋零,朕又如何会嫌弃多一个血脉之亲?”
接着,话锋一转:“不过,你说有地道,为何当年前往秦王府查看的人没能发现?”
持鸳答:“奴婢从地道离开时,王妃便将入口封死了,大殿又被焚毁,从殿中轻易勘察不出。密道向左,从大殿左侧抱厦斜对的空地往下挖,就能挖到中空。王妃怕尸骨被发现端倪,还特地将一只被落梁砸死的猫……抱在怀中。”
“猫?”明德帝听得想笑,先帝能被猫骨头糊弄过去?不对,他神情一凝,将铜钱丢到御案上,点了盛环颂的名字。
盛环颂和他堂官一样,诧异之余,不动声色地注意着王玡天的反应。他认定王氏叔侄当中做侄儿的比叔叔狡诈,如今就验证了他的看法。
王玡天要是没有提前知道这个消息,他能主动提起张厌深,给他们机会翻供?
要是他王玡天这么大公无私,他盛环颂就能当场把这个笏板吃咯!
正想着,皇帝一声点兵,他下意识应道:“臣在!”
声音大得整座大殿都是一滞。
幸好明德帝没心情跟他计较,冷声吩咐:“持朕口谕,开秦王府,查看是否有这么一条地道。”
“是。”盛环颂领命,点了一队禁军,走东华门直往秦王府旧址而去。
大雨转小之后的宣京城笼着一层清润水雾,四下都是淡淡的,新鲜灵动。
应天门前围着一群百姓,准确地说,是围着广场上那一座登闻鼓。
此鼓自太祖时期便设立在皇城前,二百年间鼓面不知换了几回,被敲过不知几回。至少本朝年间,居住在正阳门内外的百姓还未曾听见过它的响声。
现在竟来了一老翁,双手抱着鼓槌,要去敲鼓。
走街串巷卖伞的挑夫把担子放在脚边,笑说:“老头儿,你驮着背,都够不到那鼓面啊。”
登闻鼓立得高,底下有踏板,但王老伯站上踏板还是够不到。
路过被吸引来的其他百姓说:“卖伞的,我看你挑子里不就有张凳子么,借老人家使使呗。”
“行啊。”
王老伯得到一把小方凳,孙女扶着他踩上凳,又用双手托举他拿鼓槌的手。抡起来敲下去,“咚”的一声,不小也不大。
就这,也耗费了老人不少的力气,一槌下来就得靠着大鼓直喘气。
围观的老百姓直摇头:“我看你就没多少力气,怎么还想到来敲登闻鼓,告御状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