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王白皓进宫送礼,随后就白得了一个办案大臣的官做。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都。
对于百官们来说,他们都觉得白皓这是打算介入朝政,抓住机会主动去找阳安帝求来的这份差事。
聪明一些的则猜到阳安帝这也是没得选了,伏尘案毕竟牵扯到了兵部尚书和镇国公两个大人物,若是让太子和睿王的人掺和进来,难保不会牵扯到党争。
但诚王不一样,他以前虽从不参与政事,但毕竟是皇族,地位足够。
而且听说诚王妃之前就死在了伏尘的手中,虽然是诚王妃杀了人,而且当时伏尘是大理寺的官差,按律法办事没毛病,但众所周知,诚王一直很爱他的王妃,伏尘这么一杀算是彻底得罪了诚王,两人之间有私仇,不用担心诚王会偏袒伏尘。
而白皓也表现的十分干练,第二天一早他就带着一大帮从城防军抽调的士兵开始进一步的全城搜捕伏尘。
相比于城防军原本的大海捞针式寻人,白皓直接将搜寻范围缩小到了伏尘经常出没的地方,比如他常去的酒楼,商铺,包括大理寺和九歌书院也都是重点搜查的地方。
除此之外,他还命人到处宣传伏尘穷凶极恶的一面,让百姓们都以为伏尘是个失了智的疯子,见人就杀,这样出于恐惧心理,百姓们一旦有人发现伏尘必然会争相汇报他的行踪。
然而还没等白皓这顿折腾起到什么效果,一封八百里加急文书被送进了京都。
身处东海的镇国军突然撤去了原本部署在东海防线的大半兵马,转而将矛头对准了京都方向。
虽然没有正式发兵,但镇国公伏康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你京都要是敢对我儿子下手,我镇国军就敢马踏京都。
对此白锋还没什么反应,那些平日里和镇国公不怎么对付的文武官员顿时坐不住了。
他们开始大力的弹劾镇国公伏康,认为伏康谋反之心已经昭然若揭,朝廷不能坐以待毙,应当立刻从全国各地抽调兵马剿灭了镇国军这支叛国军!
对此白锋的反应十分平淡,他只是一脸淡漠的命身边的一名大监当众朗读了一封不久前刚刚通过飞鸽传书传到他这里的来自镇国公伏康的信件。
伏康在这封信里明确表示,伏尘杀了兵部尚书之子是因为兵部尚书里通外敌,暗中将阳国的军械倒卖给其他国家,甚至为了军功草菅人命,谎报军情,实属该杀之人。
伏康无意对京都用兵,他希望朝廷能还他儿子一个清白,若不能,他不介意亲自来一趟京都,踏平了兵部尚书府。
听完这封信,兵部尚书瞬间被吓得汗流浃背,他当场跪倒在地大呼冤枉,镇国公这是栽赃陷害,他对阳国忠心耿耿,绝对没做过什么里通外敌的事。
结果白锋这时候一个反问就把他给问住了。
“你说你冤枉,那镇国公也可以说他冤枉,毕竟目前为止他还没出兵,镇国军也依旧还在东海城,你凭什么说镇国公是叛国军呢?”
白锋的反问瞬间让包括兵部尚书在内的所有弹劾镇国公的官员都是一阵沉默。
是啊,镇国军毕竟还没离开东海城,就算他已经摆出了进军京都的阵仗,但只要没有一兵一卒走出东海城,那镇国军就谈不上叛国。
“还有,朕不信镇国公会空穴来风,他说你有罪,你说你无罪,那朕叫人查一查你没什么意见吧?”白锋冲兵部尚书发出了一阵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