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文学

屌丝文学>乐天派的妹妹 > 第48章 王达何以吞银屑身亡英年而去(第1页)

第48章 王达何以吞银屑身亡英年而去(第1页)

王达,江苏无锡人,生于公元1350年,是明成祖时期有名的书法家、画家,还是优秀的诗词达人。他与浦源、王绂合称"锡山三杰",与解缙、王璲、王洪、王偁并称大明"东南五才子"。

然,王达却于公元1407年吞服银屑自杀身亡,不幸英年而去,死时不到18岁。这是何故?

一、王达其人

少有才华的王达,字达善,号耐轩居士,为人谦和恭慎,生性淡泊耿直,以文见长,以技名世。早在洪武年间就曾明经中举,旋即获任国子助教,后来还擢升翰林编修,官至侍读学士。

明成祖朱棣登基称帝时,他与解缙一道受命共同草拟继位诏书。亦曾参与编修洪武实录,编制《永乐大典》,乃五位"编撰总裁"之一。

王达的书法作品小楷《九龙山居记》,是流传至今有名的代表作。所写的诗《送人从军》亦是传颂一时的佳作:

烟浦绿迢迢,离人酒易消。

路分京口树,帆度月中潮。

夜静闻清柝,风寒试照貂。

汉家方讨虏,好事霍嫖姚。

为此,才气过人的王达一度得到明成祖朱棣的欣赏,对他青睐有加,十分看好。

二、意外的回复惹祸

就在明成祖朱棣看中王达欲重用时,一次意外却让王达这位大才子中道夭折,黯然而去。

那是公元1407年,明成祖朱棣一时兴起,便召见王达听取他的述职汇报后,貌似很随意的问了王达一个敏感的问题:王学士,你认为建文帝有何过失?

熟悉明史的读者都知道,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将帝位传给皇太孙朱允炆后(也就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令朱元璋的四子朱棣非常不满,后来便发动"靖难之役",从建文帝手中抢得帝位(也就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

但朱棣却很担心别人说他得位不正,认为是篡位而得,便在焦虑中想先征求年轻学士王达的意见,期望得到满意的答复。

哪知,实诚的王达没明白朱棣的用意,便客观地作了回复:建文帝本来是可以成为好皇帝的,不过,辅佐他的大臣不好。

王达的本意其实是建议朱棣"亲贤臣、远小人",多采纳忠贞之言,更好地推进大明朝的发展,并没有侵犯朱棣继位恰当与否。

偏偏朱棣却理解为王达站在了建文帝一边,还在思念建文帝,为他歌功颂德。一下便不高兴了,朱棣的性格原本乖戾,有粗暴的作风,当即翻脸,对王达产生了不满。

三、有意刁难之下,王达受到惊吓

立时,朱棣有意选了十个生僻字,要王达快速答上来,字该怎么读?饶是王达天资聪颖,也只答对8个字,有两个字还是没有读准。

朱棣便取笑王达:"你不是大才子吗?还有你不认识的字,看来也只是虚名罢了!"

说完,朱棣便拂手而去,根本没在意王达的惊讶,也不想听他任何解释。

诚惶诚恐的王达也不知道是怎样回府的,只感到天旋地转,深怕朱棣以"莫须有"的罪名加害于他,甚而牵连家人,乃至九族被诛。

惴惴不安之下,王达于当晚便吞服银屑自杀身亡。一代才子就这样离世,让人唏嘘不已。

四、后记

王达之死,除了让人感慨"伴君如伴虎"的悲催之外,亦告诉世人:

凭着过人的才华赢得重要的职务,也不容易,很多时候也是"高处不胜寒",更需要拥有敏锐的洞察力,更要明白上司的性格特点以及忌讳之处等等情况,千万别糊涂,疏忽大意,憨憨的以为自己的建议不过是忠恳之见,没啥关系,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若上司开明,善于纳谏,倒还相安无事;若上司心性扭曲,还有暴虐倾向,那就危险了。

毕竟,他期望的是喜欢的话语。你不加考虑将自己心里话一股脑儿说了出去,会有好果子吃吗?轻则招来反感,重者会引来致命的危害。

王达悲惨的结局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你说,这样的影响,大不大?

当然很大。

可见,语言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得不好,也是有极大杀伤力的。

所以,懂得说话的艺术,有时候比完成天大的难事还要关键得多,还要管用得多。

喜欢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