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也是世家大族的通常做法,没有一个家族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兰陵萧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皆是如此。
这些大族如今也是同样在两面下注。
李思和萧逸经过一番商议之后,决定由萧逸负责守城,而李思则率领骑兵在外。双方互相配合。
应该说这样的做法是没有问题的,李思所领的骑兵多为突厥人,野战才是他们所擅长的。
而且邺郡的地形也很适合骑兵作战,如果两人能配合好,很可能会取的一个不错的战绩。
两人商量好之后,李思于当日就领一万四千骑兵还有千余车兵出城,在城西二十里处立营,等待叛军的到来。
李思的计划是,若是叛军进攻邺城,他就可以领骑兵袭其后。
若是叛军前来进攻自己,自己就可以行游击之法,拖垮敌军。
若是叛军弃邺城以不顾,则可以切断敌军粮草补给。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出城的当晚就有一个人悄然的进了太守府。
此人正是出身清河崔氏的名士崔灏。
此人昔日就曾联合翰林院诸学士弹劾于李恽。
灵璧之战后,其观局势不对,遂辞官逃回了老家。
没想到在这关键时刻其却跑到了邺城。
萧逸刚得知他来了邺城,也是吃了一惊。
不过萧逸当时就已经猜到他的来意,是以并没有马上见他,而是等李思离城之后方才让他进府。
“萧兄,你我皆知,李恽那厮近年来愈发猖狂,对世家大族的打压更是肆无忌惮。”
“观其在朔方、河北、河东之所为,分明是欲灭我诸世家!”
崔灏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手指轻轻敲打着案几,每一声都似在敲打着二人的心弦。
萧逸眉头紧锁,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崔兄所言甚是,李恽此举无疑是在动摇我等的根基。世家虽历经风雨,但如此这般被肆意欺凌,实乃前所未有。”
“正因如此,我等不得不为家族、为邺郡的未来打算。”崔灏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如今,史思明领二十万大军挥师北上,其势力日盛,若我等能借此机会,献上邺郡,或可保全家族,甚至谋求更高的地位。”
萧逸闻言,神色微变,他深知此举的利害关系:“崔兄,献上邺郡,无异于背叛大唐,此事若成,我等虽能暂避风头,但后世之名,恐将遗臭万年。”
“萧兄此言差矣,名节固然重要,但家族延续、子孙福祉又岂能轻视?”
“况且本就没有永恒的王朝,大唐终也有被雨打风吹去的一天,若是大燕能取代唐,那咱们可都是功臣……”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到时候咱们才是代表正义……以某观之今日之李恽不过昔日之杨广,其不恤世家必不可久也!”
崔灏这时话锋又是一转,“若是咱们眼看李恽做大,李恽的政策若持续下去,我等世家迟早会被连根拔起,到那时,你我又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萧逸沉默片刻,似乎在权衡着利弊:“史思明虽勇猛,但其性情残暴,若真投其麾下,又能保证他日不被其所弃?况且其仍听命于安禄山……”
“此点吾亦有所考量。”崔灏缓缓说道,“但相比之下,李恽的威胁更为紧迫。且史思明目前正值用人之际,我等若主动投诚,必能得其重视。再者,乱世之中,谁主沉浮尚未可知,我等需灵活应变,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以我官之那史思明也非久居人下之辈。”
萧逸闻言,缓缓点头,似乎被崔灏的话打动:“崔兄言之有理,但此事需谨慎筹谋,确保万无一失。否则,一旦失败,便是万劫不复。”
“那是自然。”崔灏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抹狡黠,“我已暗中联络了几位世家家主,他们对此事亦颇感兴趣。只要我们联手,定能说服史思明,至于安禄山……”
二人继续商讨着细节,从兵力部署到粮草供应,从如何向史思明表忠心到如何确保家族安全,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极为周全。
夜色渐深,烛火渐渐熄灭,但二人的心中却燃起了希望的火焰。他们知道,这一步踏出,便再无回头之路,但为了家族,他们愿意赌上一切。
数日之后,一封密信悄然送到了史思明的手中,信中言辞恳切,表达了两人愿献城投降的意愿。
史思明闻讯大喜,立即派人给了两人回复,并承诺予两人高官厚禄。
两人收到回复后,决定由崔灏去见史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