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税的才最获利。
“小老弟,听口音是奉省那边的吧?”老板大哥自来熟的坐在赵三元旁边,还端来两碟小凉菜,“我是鹤岗的,都老乡别客气,话说家里边咋样?能过上稳当日子不?”
“还行,主要是当家的稳当,不像别的地方今天换一个明天换一个,跟草台班子似的。”
“说的没毛病,有大帅持家,确实比以前赵尔巽那帮狗日的强多了,可我听说外边不消停啊,好几家要联合打奉军,我都想着是不是该离开这里躲一躲。”
东北人的自来熟和爱唠嗑的属性不分男女老少,只要在关内听到熟悉的口音,都倍感亲切,有些社牛的会直接上老唠嗑拉家常。
对于时局,赵三元了解的不是很多。
主要是太特么乱了。
十年来除了关外地方政权稳固,其他地方都改了不知多少次天,换了不知多少次日,军阀多如牛毛,并且走马灯的换,赵三元根本记不住,有印象的就那么几位,一个是晋省那边的阎老西,一个是齐鲁的张宗昌,还有个就是近两年起势的蒋希匹。
从大局上讲,炎黄大地上说白了就四股势力。
老北洋,青天白日,地方私人,洋人。
估计是今夜生意一般又遇到了老乡,老板大哥话匣子一打开有点收不住了。
从国内时局聊到国际新闻。
从风云人物聊到花边密辛。
真不愧是在皇城根下讨生活的人,连唠嗑都这么有水平有格局,一般乡下人还真唠不出来。
“。。。。。当年最红火的必属陕西胡同,因为里边有个云吉班,云吉班里有个小凤仙啊,她与蔡锷将军的韵事说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哦对,她还总吃我做的炸酱面,偷摸跟你说啊,她喜欢吃生蒜。”
“真的假的?你还见过小凤仙?咋样?有没有传言中美的冒泡?”
“嗯。。。。不好形容,你要说她好看吧,其实也太不上国色天香,主要是气质你懂吧?看着就是真真的大家闺秀,一点风尘气都没有。”
“跟那个穿黄裙子的比咋样?”
“感觉还真差不多,但要说美这一字,我估计谁也比不过胭脂胡同里的柳娃儿。”
赵三元有些没听清,叼着面条疑惑道:“溜谁?溜蛙?胭脂胡同里还有干养殖的?”
老板大哥气不打一处来,“能来鸾鸣阁潇洒,你小子应该有些见识才对,咋柳娃儿你都不知道?”
“不知道啊。。。。”
“这么跟你说吧,鸾鸣阁以前不叫鸾鸣阁,改名的原因正是因为这个柳娃儿,因为她的声音。。。。比较有特点,懂吧?”
“懂,就是会叫呗,但我在里边还真没听说过她的名号。”
“老弟啊,这人世间无论干啥的都要分个高低三六九等,有的女人,即便你家财万贯也难见真容,据说能被她接客的人屈指可数,鸾鸣阁也有意不愿意让她的名号被大众知晓,估摸着是怕变成第二个小凤仙吧,谁知道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三元没想到窑子还有这么多花里胡哨。
不就是奇货可居嘛。
等回头有机会倒要看看柳娃儿多有特点。
当然,不花钱的那种。
偷偷摸摸的吃个瓜。
这时余光看到,那名黄裙女子动了,她走向鸾鸣阁的大门,确切地说是迎向一名儒衫男子,长得倒是一表人才,只是醉醺醺的脚步虚浮,看样子在里边没少被祸祸。
赵三元有些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