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王鹏举,也托人走过司马达的门路,可是,他也只是跟司马达吃了个饭,聊了几句,说了些奉承话,根本就没留下多少印象。总之,如果说司马达对这场竞聘的具体参与者,有所期待的话,那这个人,一定是秦三娃。
这一天,阳光明媚,秦三娃、王鹏举等通过笔试的竞聘者,来到了保护区内一处熊猫活动较为频繁的山林区域。
考核人员向他们详细说明了考核内容和规则,包括在规定时间内根据熊猫留下的踪迹追踪其大致活动范围、正确设置用于监测熊猫行为的红外相机以及在野外搭建一个能满足短期科考需求的临时营地等。
秦三娃迅速行动起来,他凭借着之前的护林经验和对熊猫踪迹相关知识的熟悉,很快在一片竹林中发现了新鲜的熊猫粪便和啃咬过的竹子痕迹。当然了,重复这件事情的时候,他很快便想到了小军和黎老师,不免伤感了半天。
他沿着这些踪迹,小心翼翼地追踪前进,同时留意周围环境的变化,判断熊猫可能的去向。在追踪过程中,他还细心地记录下熊猫的活动痕迹特征,如粪便的形状、颜色,竹子被咬断的高度和方式等。
就在他即将完成追踪任务时,他无意间瞥到不远处的王鹏举正手忙脚乱地在竹林中寻找线索,似乎迷失了方向。秦三娃心中暗笑,但并没有放松自己的节奏。随后,秦三娃根据考核要求,在合适的位置设置红外相机。
秦三娃会设置红外线相机这事,完全得益于去年保护区的灾后重建。他就是跟在刘燕、梁明勋等人身后,有样学样,照猫画虎,慢慢才学会的。
这时候秦三娃早就驾轻就熟了,他熟练地调整相机的角度和参数,确保能够清晰地拍摄到熊猫的活动画面。而此时,王鹏举也在设置相机,但由于他过于着急,相机的角度设置不当,很可能无法捕捉到有效的画面。
最后一项考核是搭建临时营地。
秦三娃挑选了一块地势较高、视野开阔且靠近水源的地方开始搭建。
他熟练地将帐篷支起,用石头和树枝固定好防风绳,又在帐篷周围设置了简单的防护设施,以防野生动物的侵扰。同时,他还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工作台,用于放置科考设备和记录数据。
秦三娃的表现有目共睹,考核官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不仅具备扎实的野外生存技能,而且在应对与熊猫科考相关的任务时,展现出了出色的专业素养和应变能力。
王鹏举虽然也完成了营地的搭建,但在选址和布局上都不如秦三娃合理。
野外实操考核结束后,秦三娃离成为司马达临时助理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然而,他很清楚最关键的,公开面试还在后面。
接下来的日子里,尽管白天在宣教中心的工作依旧忙碌不堪,但他和刘燕还是想尽办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准备面试内容。他们在工作间隙讨论面试可能会问到的问题,下班后则一起模拟面试场景,不断完善秦三娃的回答。秦三娃还专门研究了司马达发表的关于熊猫的学术论文,深入了解他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以便在面试中能够展现出自己对其研究工作的理解和契合度。
而王鹏举在经历了野外实操考核的失利后,也开始全力备战。
他请来了专业的面试辅导老师,对自己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从仪表仪态到回答问题的技巧,都进行了严格的训练。他决心在面试中击败秦三娃。
面试那一天,秦三娃平生第一次穿上西装,弄了双擦得锃亮的皮鞋,精神抖擞地走入了面试现场。
保护区为了组织好这次竞聘,临时搭建了一座舞台。
面试官全部坐在台上,面试人员则需要走上台,现场答辩。舞台下的空间很大,保护区任何人感兴趣,都可以站在舞台下,现场围观、见证。
秦三娃走上舞台后,礼貌地鞠躬问好后,坐在了椅子上。此时,他发现等待面试的王鹏举,站在舞台边上,正用充满火药味的眼睛瞪着他。
面试官首先让秦三娃做一个自我介绍。
秦三娃条理清晰地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对熊猫保护工作的热爱,以及为什么想要成为司马达的临时助理。他还提到自己在负责“人与自然”宣教中心建设期间,通过深入研究保护区资料对熊猫保护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及在繁忙工作中依然坚持为此次竞聘努力的过程,话语中充满了真诚和热情。
这让面试官们不禁对秦三娃产生了好感。
轮到王鹏举自我介绍时,他虽然也表现得自信满满,但在讲述自己对熊猫保护工作的热情时,却显得有些空洞,缺乏秦三娃那种发自内心的情感。
接着,面试官开始提问。
他们分别问了秦三娃和王鹏举一些关于熊猫保护工作的实际问题,如遇到熊猫栖息地被破坏的情况应该如何应对、如何在野外更好地观察熊猫而不干扰其正常生活等。秦三娃根据自己在工作中的思考和准备过程中的积累,一一给出了详细而全面的回答。在回答遇到熊猫栖息地被破坏的问题时,他说:“首先要立即评估破坏的程度和范围,及时上报相关部门,然后联合各方力量,制定恢复栖息地的方案,比如重新种植适宜的竹子,设置隔离带防止进一步破坏等,同时,要加强对周边居民的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王鹏举在回答这些问题时,虽然也能说出一些要点,但在细节和创新性上都不如秦三娃。面试最后,一位面试官提出了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如果你在协助司马达教授进行科考研究时,发现了一个与现有理论相悖的熊猫行为现象,你会怎么做?”
秦三娃微微皱了皱眉头,思考片刻后回答:“我会首先确保自己的观察准确无误,多次重复观察和记录数据,然后,我会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看是否有类似的发现,如果没有,我会及时向司马达教授汇报,详细阐述我的发现和思考过程,我相信科学就是在不断发现和质疑中前进的,我会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这个现象,积极配合教授进行深入研究,说不定这会是一个推动熊猫研究领域发展的重要契机。”
王鹏举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犹豫了一下,然后说:“我可能会先按照现有理论去解释,毕竟现有理论是经过大量研究得出的。”
喜欢熊猫普查员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熊猫普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