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铮在军中声望一定是水涨船高,如果不收回陆铮手上的兵权,怕是大宣的大军都要成为陆家军了。
徽宗帝知晓,吏部尚书是皇太后的人。
跟着一起联名上奏的还有不少身居要位的朝臣。
其中齐丞相也在列。
看过了奏折上的内容,徽宗帝看向大殿下的陈德:“爱卿上奏,要朕收回陆铮手上的兵符?”
陆铮刚率领大军班师回京,徽宗帝准了陆铮三天的假,所以这三天陆铮不用来上早朝。
因为陆铮不在,所以徽宗帝也没什么避讳。
要不然率领大军刚打了胜仗班师回京,就被‘弹劾’,得是有多让人心寒。
过河拆桥也没这么快的。
“正是。”
吏部尚书坦荡承认。
接着齐丞相几个也都跟着站了出来。
齐丞相更是将奏折上写着的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前又启奏了一遍,并且还提到了陆海棠。
说什么陆铮一家深得军心,深受大军拥护、百姓爱戴。
良妃娘娘也立下战功。
父女两个一个手握兵权,一个在后宫树立起威望,若不及时加以阻止,怕是这大宣都要成了他陆家的天下了。
齐丞相的话惹得不少的朝臣赞同,纷纷议论,齐丞相所担忧的不无道理。
昨个皇太后召徽宗帝过去就是让徽宗帝收回陆铮手上的兵权,今天早朝上齐丞相几个就上了折子。
徽宗帝头疼的拂了拂手:“先退朝吧,朕有些乏了,明个再议。”
李德福上前一步:“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满朝文武刚撩起袍角跪了下来,还不等高呼‘皇上万岁’,徽宗帝就已经起身、不耐的离去。
晋王又被召了过去。
御书房里,徽宗帝把折子丢在晋王的面前,“皇叔看看吧。”
这就是他大宣的臣子。
大汤和西凉两国大军压境的时候没人站出来,现在打了胜仗,就要卸下陆铮手上的兵权。
说起来有多讽刺!
晋王拿起奏折打开,是一直皱着眉把奏折看完的。
嗤笑一声道:“难怪阿音总是说:百无一是是书生!”
“当真是这个道理。”
“起战事的时候文臣们缩着头躲在京城,让我大宣武将去疆场卖命,等着武将用命换来百姓平安,却又要将其弹劾、”
“当真是可笑!”
可不就是可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