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文学

屌丝文学>追光者出自哪里 > 第185章 道光帝 茶叶与鸦片(第1页)

第185章 道光帝 茶叶与鸦片(第1页)

道光帝即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他是清朝第八位皇帝,在位30年,面临内忧外患,他的统治时期标志着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道光帝6岁开始到上书房读书,接受系统的儒家思想教育,为其授读的是翰林院编修秦承业和检讨万承风。

10岁的道光帝初次随乾隆帝到威逊格尔围猎,引弓射中一头鹿,乾隆帝大喜,并作诗称赞:尧年避暑奉慈宁,桦室安居聪敬听。老我策骢尚武服,幼孙中鹿赐花翎。是宜志事成七律,所喜争先早二龄。家法永遵绵奕叶,承天恩贶慎仪刑。

14岁的道光帝成婚,娶户部尚书布颜达赉之女钮祜禄氏为妻。此后,旻宁在嘉庆帝所赐园居“养正书屋”中居住20余年,并写成《养正书屋诗文》40卷。三年后被立为皇储。

31岁的道光帝,因天理教林清起事,在宫中组织防御,亲手用鸟枪击中两个教徒,被嘉庆帝封为智亲王,其所使用的鸟枪被命名为“威烈”。

1820年嘉庆帝从圆明园起行,皇子随驾,途中驻跸多个行宫,还观看了直隶深州地方敬献的多穗禾,颁布了有关匿名揭告本管官定例的谕示等。到达热河后,嘉庆帝感到身体不适,曾到城隍庙拈香,到永佑寺行礼。病情恶化,戌刻崩于避暑山庄行殿寝宫。

38岁的旻宁登基,并颁诏天下,改第二年为道光元年。道光帝继位后,首先对军机处的人事作了调整。他还下令各省督抚藩司逐一清查所属陋规,但因伤害各地官吏实际利益,受到激烈反对,只能下令停止查办。

之后,他试图以“实政”来清除积弊,但因官员阳奉阴违、巧言搪塞以及施政措施受祖制限制,“实政”施行并不顺利。

道光帝继位后第十天,西北张格尔多次骚扰边卡,势力不断扩充。道光六年(1826年),张格尔在浩罕军队协助下攻陷喀什噶尔等城,伊犁将军庆祥自缢身亡。

道光帝以钦差大臣关防授陕甘总督杨遇春,又授伊犁将军长龄为扬威将军,率兵进剿。最终,清军于道光七年(1827年)收复西四城,生擒张格尔,叛乱被平定。次年,道光帝登上午门主持“受俘”仪式。

道光帝曾整顿吏治,整理盐政,通海运等,以挽救清朝的衰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还复书院、查保甲,但这些措施收效不大。

道光三年(1823年)制定《视察鸦片条例》。此后,道光帝多次下令在全国范围查禁鸦片贩卖。

早在19世纪的英国,英国人的早餐桌上,那一杯杯醇香的茶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时英国还没有咖啡,本土又无法种植茶叶,只能依赖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中国进口。

英国东印度公司每年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都占其总货值的90%以上。在其垄断中国贸易的最后几年中,茶叶成为其唯一的进口商品。这足以看出茶叶贸易对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重要性,也反映出茶叶在英国进口贸易中的突出地位。

839年,英国进口的中国茶叶的价值高达4000多万英镑,其所征收的茶叶税甚至超过了300万英镑,占了英国国库收入的10%。茶叶贸易带来的税收成为英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茶叶成为了英国的“国民饮料”,上至贵族,下至普通民众,都对茶叶有着广泛的需求。到19世纪后期,尽管印度茶、锡兰茶等逐渐兴起,但中国茶叶在英国市场仍有较大的影响力。当时英国普通家庭的日常开支中,茶叶消费是一项重要的支出。

英政府希望用自己的工业产品换取更多茶叶,英国商人怀揣着对茶叶贸易的巨大期望,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期待能与清政府达成有利的贸易协议。当他们踏入清政府的土地,却遭遇了重重阻碍。

清政府在道光帝时期,依然坚定地奉行着闭关锁国政策。英国商人向清政府官员提出进行茶叶贸易的请求,却遭到了断然拒绝。不仅如此,清政府还要求英国商人像大臣朝拜皇帝一样下跪。在英国商人看来,他们只是商人,并非清政府的臣民,这种要求让他们感到无比愤怒和屈辱。

吃了闭门羹的英国商人,无奈之下只能另寻他法。他们把目光转向了民间。在广州等地,他们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茶叶。

19世纪初期,英国对茶叶的需求极为旺盛。当时,英国每年从中国进口的茶叶数量巨大,据统计,1830年前后,英国进口的中国茶叶高达约3000万磅。

英国商人在与清政府进行茶叶贸易的尝试失败后,于1832年左右将目光转向了广州,一批活跃的英国商人,约翰·史密斯等。当时的广州十三行,掌控着中外贸易的重要渠道。十三行共有约十余家商行。

英国商人约翰·史密斯试图从十三行的行商手中获取茶叶。清政府对十三行的贸易管控严格,规定茶叶的出口必须经过官方许可,且数量有限制。当时规定每年从广州出口的茶叶不得超过一定数量,大约为4000万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英国商人只好四处活动。他们来到广州的港口——黄埔港,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的船只进出。英国商人与一些小商贩和当地茶农私下接触,以高价收购茶叶。据记载,当时他们收购的茶叶价格比官方贸易渠道高出约20%。

而且收集茶叶的方式风险很大。清政府时常派出稽查人员在港口和市区巡逻,一旦发现非法贸易,就会没收茶叶并处以罚款。1835年,就有一批英国商人在黄埔港被查获,他们收购的约50万磅茶叶被没收,同时还被罚款数万英镑。

富商伍秉鉴的家族在广州十三行,茶叶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伍秉鉴祖籍福建泉州,其先祖在康熙初年定居广东经商。到伍秉鉴的父亲伍国莹时,伍家已参与对外贸易。他的哥哥伍秉均创办了怡和行,哥哥去世后,伍秉鉴于1801年正式接手经营怡和行,开启了他的商业帝国之路。

当时清朝闭关锁国,只允许广东“一口通商”,广州十三行作为清政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几乎掌控了所有与清王朝有经济往来的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伍家的怡和行是十三行中的重要商行,这为其茶叶贸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怡和行的茶叶贸易在1814年与东印度公司贸易的茶叶约占行商总额的16%,到1830年提升至18。6%。大量的茶叶从中国内地汇聚到广州,再通过怡和行等十三行商行远销海外,使得伍家的茶叶生意规模不断扩大。

伍秉鉴的怡和行对茶叶的收购和筛选标准严格。他家的茶叶在品质上优于其他商行,只要贴上怡和行标签的茶叶,便被外商认定为品质最好的茶叶,尽管价格较高,但仍受到外国进口商的青睐,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伍秉鉴一眼选中了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并与之建立了极为密切的关系。东印度公司的毛料、纺织品等产品透过伍家的怡和行销往全中国,而怡和行的茶叶和丝绸产品也畅销于东印度公司所覆盖的市场。后来东印度公司周转不灵时,常向伍家借贷,伍家也成了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主。

除了与英国的贸易,伍秉鉴还将生意拓展到了美国等其他国家。他与美国商界渊源颇深,曾帮助美国商人,在美国商界赢得了声誉,其商业帝国的版图覆盖了印度、孟加拉、马来西亚等地,并远至西欧的荷兰、普鲁士等国。他在世界各地都有长期合伙人与代理人帮他打理本地商务,建立起了庞大的世界级贸易网络。

伍秉鉴并不局限于茶叶贸易,还广泛涉足其他商业领域。比如他在广州拥有钱庄、商铺等产业,还参与了美国的铁路、证券交易和保险业务等,通过多元化经营进一步积累了巨额财富。

他具有敏锐的商业眼光和出色的理财能力,能够准确把握商业机会,将财富不断增值。据估计,1834年伍家财产已有2600万银元,堪称富可敌国。

鸦片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伍秉鉴的命运。战后清政府要赔偿英国巨额款项,广东十三行首当其冲,伍家被勒缴100万元,行商制度也被英国借机推翻,外贸特权不复存在。尽管伍秉鉴早把生意拓展到海外,但经此打击他心灰意冷。1843年9月伍秉鉴溘然长逝,终年74岁。

英国商人威廉·渣甸在茶叶贸易受挫后,心中萌生出一个邪恶的念头。他想到了鸦片,这种在印度等地种植的毒品。渣甸认为,如果能让中国人对鸦片上瘾,就可以打开中国的市场,获取巨大的利润。于是,他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勾结,开始大肆向中国倾销鸦片。

鸦片如同一股黑色的潮水,迅速在中国蔓延开来。富人们把吸食鸦片视为一种时髦的享受,在豪华的府邸中,烟雾缭绕,他们沉醉在虚幻的世界里。甚至在宫廷之中,也有一些人被鸦片的魔力所吸引。鸦片馆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涌现,人们在那里吞云吐雾,忘却了现实的烦恼。

鸦片严重损害了中国人的身心健康。那些原本强壮的男子,在鸦片的侵蚀下,变得骨瘦如柴,精神萎靡。家庭因鸦片而破裂,社会风气日益败坏。同时,鸦片的泛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国家财政陷入困境。

清政府中,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鸦片的危害。林则徐,这位刚正不阿的官员,挺身而出。他目睹了鸦片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心中充满了愤怒。林则徐向道光帝上书,言辞恳切地陈述鸦片的种种弊端,强烈要求禁烟。

喜欢历史追光者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历史追光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