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弘历吃完饭留下来与两个儿女交流感情。
永琏大胆的开口,“皇阿玛,您为什么要将那群洋人好吃好喝的伺候着。”
那群洋人听话的服从大清的,弘历全部安排进了工部给了职位,这件事情也引起了朝堂的争议。
弘历摸了摸永琏的小脑袋。
“永琏可知昨日朕送予你们的鹅毛笔,这支笔造价比毛笔少了许多,使用方便,若是在大清广泛用起来,以后读书人费用会更低。”
(不知道清朝会不会有鹅毛笔。)
岳将军出海带回来了很多东西,鹅毛笔也是其中的一个,若是鹅毛笔流通起来,以后会读书写字的人也会增加许多。
“昨日儿臣用了那鹅毛笔,确实很快就能掌握诀窍,比毛笔好用的多。”
永琏难得得到皇阿玛的赏赐,还是他没有见过的新奇玩意。
“那是那些洋人弄出来的东西,这些洋人都有大清没有的技术,只有这些技术大清能够尽早掌握,或许在朕的有生之年看到大清另一副样子。”
弘历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带大清尽快进入蒸汽时代,但是大清不会落入固步自封的情况。
“所以永琏,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出去看看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发展成了什么样子。”
弘历的话在永琏的心中留下了一颗种子。
“皇阿玛说得对,我们应该虚心学习。”
岳将军取得的成果众所周知,皇上建议开设通商口岸的阻力极小,甚至不少官员都想派自己的人去出海贸易。
上次五船的物资都是皇上私库出的,赚到的钱也是都到了皇上的私库里面去了。
总有人会做出头鸟,一位大臣率先开口。
“皇上,开通通商口岸事关国家大事,臣愿意出十万两白银助皇上修建通商口岸。”
不少朝臣看着站在中间,一脸大义凛然的同僚,心中啐了一口。
老狐狸,闻到了腥味就开始大方了。
心中是这样想的,他们动作也很麻利。
“臣亦愿意出白银助大清开始通商口岸。”
弘历早就准备了好了方案,在渤海靠近京城地区开始建设第一个通商口岸,以皇族和大臣共同出资。
“此次出资,皇族占六成,朕的私库出四成,其余二成由皇家宗亲出资,剩下四成由你们自由商定最后交予朕决定。”
大臣们窃窃私语,四成由他们出资,这其中的获得的利益要是长久下来也不少。
这朝堂中,有不少寒门士子,他们没有强大的家世支撑,每年的吃用银钱朝廷每个月会发薪水,但是节日人情来往都是一大笔银子,如今来了发财的机会,他们自然是喜不自胜。
皇上接下来的话让他们更加惊喜。
“这通商口岸要是有用,以后也会增加通商口岸,此次出资的人下一次优先出资。”
谁不想一本万利,数钱数到手软。
这下子朝臣已经在想自己如何能够争取到最大利益了。
弘历给了五天时间,钱一到位就开始动工,这一次这片土地不是被西方列强被逼开放,而是雄狮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