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军队,也曾经研制过出一种利用火药的武器。但是真正用在实战当中时,还不如弓箭的威力大,于是对于这种武器的研究就不了了之了。
在他们看来,这东西就是一个坑,谁用谁倒霉。
不论是北方的少帅,还是南方的皇帝,他们怎么都想不明白,冷锋是如何利用火药制成的武器,战胜了蒙古人的军队。
难道真的是想蒙古人所宣传的那样,冷锋的军队当中所掌握的那种火器,只是昙花一现。在机缘巧合之下,击败了蒙古人。
结合当初双方交战的地点,很多人就自动脑补出来他们想要的答案。
认为冷锋的军队是巧妙的利用那里的地形,炸毁了两边的山头,利用山上的石头滚落下来的巨大威力,给蒙古人的军队制造了巨大的伤亡。而后冷锋的这边的军队趁机出击,捡了一个现成的便宜。
这种想法倒是和国师之前的计划不谋而合,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国师原来就是准备用这种方法来设计冷锋的。
他们只知道冷锋和蒙古人之间的战斗,发生的大致地点,具体情形就不得而知了,所以才会脑补出这种答案。
什么样的认知,就会决定什么样的行为。
反过来,什么样的行为,又会影响认知的倾向性。
这句话用在南方朝廷的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所以在面对蒙古人的军事异动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将这件事情过多的往冷锋的那支军队上面去联想。
只是认为蒙古人有了新的战略计划,最大的可能就是,蒙古人暂时放弃了先拿下南方朝廷京城的打算。准备采用逐步蚕食的方法,将南方的地盘一一收入囊中。
这种作战方法和之前的直插京师正好相反,不过这样做也有好处。
一旦蒙古人将京城周边的地区全部拿下之后,就会将京城围困成一座孤岛。这样一来,全部拿下南方朝廷的地盘,剩下的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朝廷就是根据这种认知展开了相应的布局,由于在之前的战斗当中,南方朝廷一直是输多赢少。这就导致了他们在面对蒙古人时候的战略方针,只能是以防御为主,攻击为辅。
最多也就会有一些像之前那两位年轻将领一样,率领小股部队去偷袭蒙古人的薄弱之处。
这样虽然能够取得一点点战果,但是这种战果,对于整个战局来说,又是微不足道的,根本都影响不到整个战局的走向。
北方义军那边,比南方朝廷的做法更加的激进。
自从他们高举旗号对蒙古人宣战以来,几乎都是一路气势如虹,对蒙古人占据的地盘发起了猛攻。
到目前为止,北方的义军已经发展到一支三十万人规模的军队。而且这三十万人全部都是正规军,如果再算上那些,留守在被他们攻占下来的城池当中的士兵,义军的人数已经接近五十来万。
义军在北方的动向,南方朝廷这边也是知道的。
虽然双方之间的距离相隔比较远,而且中间又隔了一段被蒙古人所占据的地盘,但是朝廷对于北方的情报刺探一直没有停止过。
喜欢兵王穿越到南宋,华山论剑我称雄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兵王穿越到南宋,华山论剑我称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