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准备杀死曹操时,忽然转念说道:
“我跟随他到此是为了国家大义,若杀了他便是不义之举。”
“不如舍弃此人,另寻他路。”
于是他将剑插回鞘中,骑上马,不等天明便投奔东郡而去。
曹操醒来后,发现陈宫不见了,便思索道:
“此人定是因为听到我之前所说的两句话,怀疑我不仁义,因而弃我而去。”
“我必须尽快动身,不能久留。”
于是曹操连夜赶到陈留,找到自己的父亲,将之前的事情一一诉说。
曹操表达了想散尽家财招募义兵的打算,父亲劝他说:
“家财有限,恐怕难成大事。”
“此地有一位孝廉卫弘,为人疏财仗义,家中富甲一方,若能得其相助,或许可以成事。”
于是曹操置办酒席,设宴邀请卫弘到家中,请求支援。
曹操说道:
“如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人无不切齿痛恨。”
“曹操立志匡扶社稷,只可惜势单力薄。”
“您乃忠义之士,特来求助!”
卫弘答道:
“我早就怀有同样的心愿,只是苦于未遇英雄。”
“既然孟德有此大志,我愿将家财相助。”
曹操闻言大喜。
随后,曹操假传天子密诏,向各路诸侯发出急报,并竖起写有“忠义”二字的白旗,招募义兵。
不出数日,应募的士兵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聚集。
某日,一位来自阳平卫国的将士乐进(字文谦)投奔曹操,随后又有一位来自山阳巨鹿的将士李典(字曼成)前来归附,曹操将二人留在帐前任职。
又有沛国谯县的夏侯惇(字元让)前来投奔,他是夏侯婴的后代,自幼习武,十四岁时因替师报仇杀人而逃亡在外,如今听闻曹操起兵,便带着族弟夏侯渊,各自率领一千名壮士来归。
这两人本是曹操的族亲,曹操的父亲曹嵩原为夏侯氏之子,过继到曹家,因此两家为同宗。
不久之后,曹氏宗亲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也各自率领千余士兵前来助阵。
二人均弓马娴熟,武艺精湛。曹操对此欣喜不已。
卫弘则倾尽家财,为军队置办铠甲、旗帜等装备,四方支援粮草者更是不计其数。
此时,袁绍得知曹操发出的矫诏,便召集麾下文武官员,率领三万兵马,从渤海启程前往与曹操会盟。
曹操也随即发布檄文,向各郡传递消息。
檄文如下:
曹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凶狠暴戾,罪恶累累。今奉天子密诏,大举义兵,誓要扫清华夏,讨伐乱贼。
望各路义师踊跃响应,共泄公愤,扶持汉室,拯救百姓。
檄文到之日,请速速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