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于这最后的一甲之榜,大部分都是江南学子,三甲大部分都是北方学子。”
南北文化的差异,这么早就出现了吗?
陈平安想了想,回道:“陛下,臣以为,此乃外敌之祸也。”
“突厥几次出兵南下,对北地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外敌只是其一。”
“第二个原因,也是因为北地耕地少一些,民风也比较彪悍,粮食产量不够,连养活一家都比较难,又何以让自家孩子读书识字呢?”
“而江南之地,雨水充沛、良田无数,也就能养出许许多多的名门。”
“他们不愁吃穿,也就有钱可以让自家孩子读书识字。”
“所以南方的学子们要多一些,北方的学子要少一些,还有就是学识的差异,也因为读书之人比较少,名人多处于江南之地。”
李世民点了点头,陈平安的这个解释,也是高士廉等人的看法差不多。
他自己其实也有体会,毕竟,李家当年镇守晋阳多年。
李世民也算是半个北地之人。
他是见识过北地之人的民风有多么的彪悍,也知道当地是一个什么情况。
李世民道:“朕记得你在讲述科举制度的时候,讲到明朝那位开国皇帝曾为了科举考试之公正,设立了南北榜?”
“你觉得,朕如今也设立南北榜,如何?”
陈平安想了想,老老实实地回道:“陛下,臣不知。”
他是真的不知道。
朱元璋弄出来的南北榜,解决了南北学子因为路程差别、受教育的环境差别等影响,造成北地学子上榜者很少,以至于他们对三甲榜单的质疑,在京师闹起来的科举考试给朝廷造成的信誉危机。
可以说,南北榜当真是神来之笔。
而大唐现在也只是因为地理因素,并没有因为北地是被蒙元统治了很多年,以至于文化都开始出现了差异化等缘由。
现在就弄出一个南北榜来,感觉效果也不是很大。
朱元璋弄出南北榜是神来之笔,李世民弄出南北榜来,也可能是臭棋一步。
陈平安无法衡量其中之利弊,也没有一个预知未来的能力。
既然如此,那就老老实实地回答。
不知道。
李世民见此,也就跳过这个话题了。
“一场秋闱,最后参加会试者,也不过是一千多人,可见,如今之学子,还是太少了。”
“听你所言,千年之后推行九年义务教育,那么读书识字之学子,最起码也是千千万了吧?”
陈平安回道:“陛下,臣记得有一年,毕业学子有一千万余。”
李世民惊诧道:“这么多?”
陈平安解释道:“陛下,那时候,中原总人口是十四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