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家也都看到了这个文赋的作者——御史中丞魏徵!
也就只有魏徵能够有这般胆量说出这样的话来,也就只有魏徵,有着这种分量,让大唐邸报不得不刊登这一篇文赋。
一时间,百姓们也是议论纷纷,也都是称赞不已。
同时,吴王李恪之美名也很快就传遍了天下。
李世民对于李恪在恒州城的一举一动都是了如指掌的,所以,当这一期的大唐邸报草稿放在他的桌子上,他看完之后,直接批了一个字——准。
既然是弊政,那就要改善。
岂能明明知道这些州府的官吏们不愿意下乡,明明知道朝堂之上的官吏们也没有下过乡,一直居住在这长安城里面。
而长安城是越来越繁华,人口越来越多,外城都要向外扩张了。
长安城中的官吏们可能就觉得这天下也都和长安城差不多,是一样的繁花似锦。
“身高担正义,德操扬美名。心忧苦百姓,入乡惩恶民。忠心昭日月,功绩传刀铭。千秋颂大义,青史歌玉明。”
李承乾也看完了那些学子们歌颂李恪的诗句,也看了李恪在恒州的所作所为。
一时间,也不免有一些嫉妒了。
“诗句还算可以,许敬宗此人还是有一些才学的,不过,他那阿谀奉承的能耐要大过他的才学。”
李世民看了看李承乾,淡然地说道:“李恪有才,我也看得出来,给李泰写信的同时,我也给李恪写过书信。”
“我的几个儿子里面,能够成才者,唯有你和李恪。”
“以后,或许还会再加上一个稚奴。”
“不过,还是那句话,李恪以后最多也是担当戍边之亲王,辅佐你稳固边关。”
“至于他身边的那些有着其他想法的大臣们,朕会让他们知道,不该有的心思,千万不要有!”
李承乾抬头看看李世民道:“多谢父皇。”
李世民撇撇嘴道:“行了,你也不必羡慕,等到明年婚事定下之后,你也要带着御史、吏部等京察天下。”
“所以,这李恪算是给你做足了榜样,你也就知道明年京察天下的时候,该怎么做了吧?”
“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若想要让你这储君之位固若泰山,那就要亲近百姓,能够为民请命,能够成为他们的青天!”
“百姓所求不多,吃饱穿暖,以及公道。”
李承乾道:“儿臣定当不负父皇教诲!”
李世民笑道:“你看,你这是又忘了太极宫前的石碑了吗?”
李承乾挠挠头,憨憨地笑了一下,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儿臣不敢忘,也不会忘。”
李世民点点头道:“嗯,君子论迹不论心,所以,以后也不必说什么不负教诲之言语。”
“我给李恪写了那么多的书信,李恪在回信的时候,一直都是讲述着恒州等地百姓们的疾苦,或者是官吏们的问题等,从不会写上一句,不负教诲之言。”
李承乾惭愧道:“父皇,儿臣错了。”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道:“行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你、李泰、李恪三人就是一个对比。”
“所以,你不要学李泰,多看看李恪做了些什么,多看多学多做,必然也会超过他。”
李承乾认真道:“喏。”
李世民本就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所以,他也很欣赏和喜欢认真的人,见到李承乾终于认真起来,才说道:“嗯,你如今为东宫太子,不是一个封地亲王,所以,你要治理的是大唐天下,是很多很多的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