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没了粮食吃,一开始必然是觉得官府不作为。而当官府拉出来粮商斩首示众,又解决了粮食危机,百姓们会称赞官府,并且痛恨粮商,这个恨意会保持很长一段时间。”
“这也相当于是官府展示了自身的权柄,也立下了威望,还收获了民心,并且解决了一个矛盾点。”
说白了。
就是要有人背锅才行。
不是官府不作为,而是有人在肆意妄为。
李世民点点头,表示自己学到了。
……
李恪也学到了。
许敬宗是真的有着很大的能耐。
若不是他的指点,李恪还想着联合山东士族,修建恒州到大同府的官道。
因为有了这一条官道,恒州的商品就可以跟方便地买到突厥。
恒州也靠近突厥之地。
但是恒州之北,那边的突厥的财富太少了,远远比不上朔州之北。
那里的牧场更好,突厥的子民也更富有一些。
他还想要修建一条恒州到北海码头的官道,让恒州的商品出海也更方便。
本意想要找山东士族合作。
然而,许敬宗却说,不要合作,这会招来陛下的不满。
自高祖开始,大唐对于山东之地一直都是既要又要,既要拉拢一些可以拉拢的士族,又要打压一些不听话的士族。
那些士族可以拉拢呢?
被陛下写进了氏族志中的士族是可以拉拢的。
那么,没有被写进氏族志之中的士族,是需要打压的。
最好,可以挖个坑,把他们埋进去。
若论挖坑,许敬宗也算是好手。
史册上,他挖的坑就比较多,最终也是老死于床榻。
如今,跟着李恪一起治理恒州,有着李恪这位大唐吴王的身份做背书。
老狐狸终于是开始发光发热了。
恒州成为了大唐东北边关之地繁华之所,就连幽州的百姓们都想着移民到恒州。
说起来。
李世民也是有意而为之。
崔仁师乃是博陵崔氏安平房,他的根基也就在河北定州。
可是,李世民却安排他跟着李泰去了贺州。
这其中,自然也是想避免崔仁师在恒州之地,利用自家名门之声望,把恒州也变成了崔家的家业。
故此,李世民让许敬宗去了河北恒州,让崔仁师去了岭南贺州。
陈平安所写的史册上,许敬宗乃是一个喜欢阿谀奉承的奸臣,然,他也说过,奸臣有着奸臣的作用。
李世民也是深以为然。
这一点,其实不用陈平安教,他都懂。
只不过,子不类父。
李泰就不懂。
又想要争,可还没几天,去了一趟京师,向长孙皇后诉苦,只得到了对方的轻言安抚。
在李世民面前好生地表现,却只是得到了对方严肃的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