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文学

屌丝文学>半盏清酒半盏泪 > 第33章 一锤定音(第3页)

第33章 一锤定音(第3页)

其中裁判席上一位翰林站起身来,声音洪亮地宣布了结果:“李嗣麟公子的诗篇虽然还带着些许少年的稚嫩之气,但已经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与潜力。他的诗词风格独特且成熟稳重,深得诗圣之真传。因此我们一致决定给予他高分评价!”

听到这个结果,李芸榕终于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而台上的李嗣麟也激动得紧握双拳,眼中闪烁着胜利与骄傲的光芒。

李昊白随后登台,举止之间尽显从容。他向四下深深鞠躬,以示敬意,随后缓缓展开手中那精致的卷轴。在众人屏息以待的目光中,他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情地吟诵道:

“怒发冲冠凭栏立,潇潇雨霁志愈坚。

昂首观瞻天地广,低眉筹谋社稷安。

数载征战沙尘起,万里烽烟战鼓传。

莫使青春空自逝,国仇家恨誓必还。

铁骑如风雷霆动,山河破碎心未寒。

忍饥啖敌何曾惧,渴饮敌血志愈丹。

纵横疆场扬威武,誓斩敌酋复河山。

他日功成重整顿,朝宗阙下耀轩辕。”

李昊白每吐一字,都仿佛带着深邃的历史回响,直击人心。

诗中不仅透露出对英雄的崇敬,更蕴含着对家国的深沉情怀。此诗一出,四座皆惊,众人心中涌起难以言表的震撼。

在李昊白的诗中,他们仿佛看到了历史的长河中,那些英勇无畏的身影。

炎汉昭烈帝与武侯的君臣之义,如同璀璨的星辰,照耀着后人的前行之路。夷陵大火中,英雄们的壮志与豪情被熊熊烈火所吞噬,秋风五丈原上的白幡,则似乎在低诉着那段历史的悲壮与无奈。

更令人动容的是,他们仿佛看到了祖士稚孤军愤然北上,击楫中流,收复黄河以南的故土后却遭司马氏猜忌忧愤而死。

在他们看不见的当下,在河西之地,数千满头白发的安西老兵以微薄之力,硬生生阻挡了臧雄的攻势几十年,他们本都是青壮,奈何无人接替换防,安西军再无新鲜血液,而臧雄兵锋强盛,足有数十万之众……时至今日,河西之地大片已失,他们只能困守最后的壁垒,等待命运最终的裁决……

在他们看不见的未来,宗汝霖回光返照之际,三声高呼“渡河”的遗言更是振聋发聩,直接抽打着每一个人的灵魂,还有风波亭上,那道慷慨赴死的伟岸身影,他的凛然正气与坚定信念,在李昊白的诗中得到了永恒的传颂。

泪水不禁从人们的眼角滑落,他们被诗中透露出的深沉情感所打动。

那些早已因琐事而淡忘的光荣与梦想,此刻在李昊白的诗中重新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他们仿佛找回了那份久违的热血与激情,重新燃起了对家国的热爱与责任。

一时间,在场士人竟然无不痛哭流涕,甚至有人当众拔剑,高呼:“跋扈藩镇不平!民何来安生?四方胡虏不灭,国何来宁日!”

即便是那些向来圆滑世故的老翰林们此刻也不禁老泪纵横。

在这个年代写诗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人并不少见,但能够像李昊白这样从人的视角出发去观察历史、借英雄之眼坐看潮起潮落的却寥寥无几。

他们曾经也是怀揣着救国救民梦想的热血青年,然而现实的沉重引力却让他们逐渐迷失在琐事与声色犬马之中,活成了自已最讨厌的样子。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昊白的对手们——裴绍基、李嗣麟和崔晟。裴绍基与李嗣麟的脸色铁青难看至极,而崔晟则淡定地抹去眼角的泪水高声宣布自已弃权。

“李兄诗中境界,崔某这等俗人只能够望其项背,同台竞技,已无必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