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由张贞运代替吴体仁,担任内阁首辅,关系足够亲近,而且在内阁工作多年,可以主持内阁工作。
秦延儒是大儒,主要负责礼仪,所以礼部尚书和翰林院掌院学士两人中必须提拔一人,接替秦延儒的工作。
剩下的一个名额,隆正帝倾向于从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兵部尚书三人中挑选。
但具体选谁,他也拿不定主意,只能等下次朝会时商议。
而且,提拔了尚书,就还得提拔下属官员接替尚书的工作。
走了两个内阁成员,就要提拔一连串的官员。
所以升官最快的方式就是等上面的人辞官。
一鲸落万物生,一官辞几官升。
真正有能力的下级就是让自己的上级得到提拔,他自己也才可以上位。
但是,官职都做到朝中要员的地步了,能力也就不重要了。
最重要的是对皇帝是否忠诚,以及党派之间的权力是否均衡。
在不涉及利益冲突的时候,这些官员们都是谦谦君子,谦让有礼。
但是只要有一点利益,便显露出本来面目,无所不用其极。
要证明自己比别人更适合,通常很少主动夸自己有多好,但是可以攻击竞争对手,证明竞争对手很差。
这种事情也不用自己亲自出手,门生故吏就是在这种时候发光发热的。
当然,大家的利益都是一致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上位了,门生故吏才能得到提拔。
所以,朝中党派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以皇帝的意志为转移,甚至不以官员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
官员有学识、品德、能力和忠诚几个标准。
学识和忠诚一般不会作为对手攻讦的重点,通常集中于品德和能力两方面。
尤其是能力,体现在以往的政绩上。
在朝堂为官,不一定要做很多事,也不一定要把每件事都做的很好,但最重要的是不能犯大错。
一个错误就可以抵消一百件功劳。
就算不犯大错,但是只要做事,就一定会犯错,没有任何一件事,可以做到尽善尽美。
小错也是错,小问题也是问题,放在放大镜下面,都可以无限放大。
所以,有些兢兢业业的官员做的越多,错的越多,反而得不到晋升。
朝会上,朝臣们为了两个阁老的位置吵的不可开交。
你说他何年何月纳了一个小妾,私德有亏;他说你生活铺张浪费,违背圣人教诲。。。。。。
如此种种,吵的隆正帝头都大了。
最终还是隆正帝拍板,让礼部尚书盛以弘和兵部尚书何陈新入阁。
张贞运任内阁首辅,傅英为内阁次辅,温宗达、盛以弘、何陈新任阁老。
礼部左侍郎何宗彦升任礼部尚书,兵部左侍郎贾雨村升任兵部尚书。
虽然贾雨村是贾珠的人,但是没有道理跳过他这个兵部左侍郎而提拔右侍郎。
左侍郎和右侍郎虽然在品级上相同,但是观念上以左为尊,所以左侍郎的地位通常高于右侍郎。
而且,贾雨村和贾珠的联系也不是很多,隆正帝不是没有可能将贾雨村收为己用。
另外,提拔贾珠的人,也算是向贾珠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