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宫里出了刺客绝不是小事,这件事就是今日早朝的重点。尤其遇袭的人包括了皇子,是虞国未来的天子人选之一,这还了得?!
遂这件事的严重性远超寻常,晟景帝的冷脸几乎能将大殿冻上,朝臣们战战兢兢,讨论了一上午也没能讨论出个结果。
若是刺客被抓到倒是好办,关键就在于哪个刺客都没抓到,作为当事人之一的康平公主平安无事,只是受了些许惊吓,而四皇子死了一堆鸟儿,刺客究竟为何要对他的鸟下手,也令人匪夷所思。
朝臣们讨论的方向,无非是两个,一是刺客的动机,二是刺客的来历。
难得一见公主上朝,康平站在朝堂上,面对朝臣们源源不断的询问,却只有默默低头。
章文昭一早就得知消息进宫来,还没来得及到华阳宫去,就得知宁远也被请去参加早朝,便跟着去了金銮殿。
此时他正站在宁远身边,却也无瑕感慨他向往却无缘的朝堂就这般让他站在其中。
在来的路上,他就听阿宝讲述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尽管知道对方并不是要行刺宁远,他的心还是揪成了一团,后悔自己没能时刻陪在宁远身边。
来得匆忙,他到时宁远已在殿中,他也不好多问什么,但对宁远的关心却是半分不假,那几乎化为实质的担忧与后怕,叫在场不少人都忍不住侧目。
之后便是关于刺客一事的讨论,宁远只管沉默,间或因对方的提问而点头摇头,章文昭则是帮着他与对方你来我往,只是照理他也不清楚为何会有刺客,也说不出什么有用的来。
见这头没有收获,朝臣们很快换了个目标,问起另一位受害者四皇子宁秋林来。然而与宁远和章文昭一样,宁秋林也是一头雾水,问来问去,事情毫无进展,只有时间一点点地流逝,让这场早朝的时间无限延长。
甚至有人觉得,会不会是周边列国蠢蠢欲动,派了刺客来暗杀虞国皇室,以此使虞国动荡。
眼看着晟景帝看朝臣的眼神都要从看国之栋梁变成看一群废物,总算有人放过了两位受害者,说出点儿有用的来。
“臣以为,刺客动机、刺客是谁当下都不是最重要的,两位殿下也未必知道自己为何会被行刺,我们当前还是要先查清,这刺客是来自宫外,还是出自皇宫大内。”说话的是刑部尚书莫昌农。
先前二皇子宁长启在刑部历练,莫昌农与他自然走得近些,后宁长启出事,莫昌农虽未被波及,但很是沉默了一段时间,夹着尾巴做人,在早朝时也往往一言不发。
到今日,莫昌农总算是看到了机会,一个翻身重新得晟景帝信任的机会,故而听了一个多时辰的朝臣七嘴八舌,掐着时机开口。
“那莫大人以为,这刺客出自何处?”有朝臣问道,用意不知。
莫昌农先看向晟景帝,见帝王没什么反应,才说出自己的推测,“出自宫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诸位大人你们忘了,先前才出过李文潜进宫溺亡的事,那之后皇宫的守卫已然加强,刺客当真那么容易闯进宫吗?”
“有道理。”
“是啊。”
“不错不错。”
此话一出,众朝臣纷纷小声议论着附和。
“更何况,昨夜刺客行刺不成已暴露踪迹,那之后宫内定加强了守卫巡逻,刺客此刻定还在宫内。如果不是原本就是宫内人,他又能躲在哪里呢?”
宫里人熟悉宫里环境,知道哪里更好躲。而宫外来的刺客不熟悉宫内环境,在晟景帝已下令大力搜查的情况下,如果他还能躲得好好的,那就是有宫内人包庇将他藏了起来。
莫昌农看似说了一种可能,实际上将两种情形都表达了出来。
众人想明白这一点,不由都看向了晟景帝。
朝臣对宫内同样不了解,他们之所以一直围绕着刺客的动机问来问去,也是因为他们无法对宫里的事指手画脚,直到莫昌农主动跳出来打破这个僵局。
晟景帝被众人以期盼、问询等复杂的眼神望着,也并未言语。他是帝王,又怎会向众人解释宫里是怎样的情形,自己有什么怀疑。
但能够解释的人不在这里,如莫昌农所说,刺客很可能出自宫里,又或者出自宫外但被宫里人包庇了,这个范围太广,需要调查后才能有结论。
晟景帝手指在龙椅上敲着,半晌后才丢下一句,“此事交由刑部彻查”,便起身退朝。
莫昌农忙在殿中追着晟景帝的背影高喊:“臣遵旨。”
退朝,莫昌农先同宁秋林与宁远打声招唿,说明随后会带刑部官员来宫中详细调查,之后才离开。
二人虽遭遇不同,但到底都遇袭,又是兄“妹”,旁人走后,宁秋林也与宁远寒暄几句。
只是这寒暄里,多少带了些试探的意味。
“昨夜幸好虚惊一场,也是巧了,你们前几日才说要送本殿青凤鸟,转头本殿原有的鸟儿就死了个七七八八。看来本殿是无缘养这青凤鸟,五驸马若是还没找到,便别找了吧。”他说着神色还有些后怕,与他一贯胆小的形象相符。
“青凤鸟是祥瑞,我们本意也是希望四皇兄得此鸟能够消灾减祸,万事顺遂。”章文昭说得煞有介事。
“这么说,是本殿没能早得到青凤鸟才遭有此祸?”宁秋林自嘲一笑。
“四皇兄何必说这种话?昨晚我家殿下也遭了刺客,我知你养鸟多年必有感情,可那刺客可是冲着我家殿下去的,难道我家殿下的命,还不比你几只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