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是德妃是见过大场面的人,面上也不由得一僵,“师大人可是说错了?如此愚弄皇上,这罪名你可担当得起?”
这话其实不该德妃来说的。
对外,德妃一向都很是佛性,不争不抢,娴静淡然的模样,听闻师钰的前言或许最多赞一句恭喜皇上、利国利民之类的话,听了师钰的后句,以德妃以往的性子,也顶多是皱眉不语,却绝不会失态质问朝廷命官。
师钰献上此物,虽不说目的如何,到底有没有欺君之罪,至少现目前,皇帝没有任何表示,师钰还是朝廷命官,还是正三品州牧,归皇帝管,万万轮不到德妃质问的地步。
就这一点来说,就足够让人怀疑了。
好在,因为师钰的这一言,让在座的好多人失了态,德妃此举虽让人意外,却不会太过突兀,宣明帝的注意力也并没有落在德妃的身上,他甚至于并没有理会一旁作势要护驾的常盛,也没有管周围席上议论纷纷的大小官员,只是面无表情、安安静静的又挑起了一竹箸碟子里的物什:色泽金黄,香味诱人,没有任何的攻击性。
臣子到底只是臣子,面对师钰的话惊慌了一瞬,可是他们心里知道要拿主意的到底还是皇帝,渐渐的厅内嗡嗡嗡的议论声也没有了,所有人都住了口,听从皇帝的示意。
“说够了?”宣明帝先是不咸不淡的开了口,面上没有什么表情,语气里却都听得出皇帝现在的心情不算好,但是就算是不算好的心情,面对师钰的时候,宣明帝都是温和的,“朕相信自己选出来的臣子不会是无的放矢之辈,师卿既然敢将这东西呈到朕面前,也敢当着朕的面道出此物有毒,想必余下有些话还没有说完吧?”
宣明帝很温和,但是,就如同德妃说的那样,有些话余了半截不说完,任凭旁人去猜,然后以观赏对方的反应取乐,欺君之罪或许够不上,可是愚弄皇帝的罪名,可是足够了的。
任何人不喜欢被人愚弄,尤其是皇帝。
他话锋一转,“可是,谁给你的信心,觉得朕会听你把话说完?”
这一句话说的是既轻又浅,可是却偏偏落在在场所有人的耳朵里却是极为的震耳欲聋,任谁都知道皇帝这是不愉了。
正所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先不说宣明帝这个皇位做得稳不稳当,朝廷之上又有多少反骨,但是最起码,他是皇帝,是天子,若是他铁了心不喜师钰,无论师钰献上了什么东西,或是奇珍异宝,或是绝世美人,或是如同这桌子上摆的这个利国利民之物,只要宣明帝不喜,师钰都讨不了好。
“皇上恕罪,臣并没有任何不敬之意,臣,不过是想将其中的利害关系逐一告诉皇上罢了,望皇上明察。”皇帝不愉,做臣子的第一时间自然是跪下来请罪,师钰也不例外,当下便又是撩起前袍,又是磕头,语气十分的诚恳,像是说尽了心中的忠君爱国之思。
然,这年头,从来都是落井下石多,雪中送炭难,师钰虽然是蜀州牧,蜀州治下的大小官员皆是看师钰的脸色行事,但是在这个前提的是,师钰要坐稳蜀州牧这个位置,如若不然,天底下多的是人想要啃一口蜀州的肉,喝一口蜀州的血。
眼见着,皇上对师钰不满了,他这个蜀州牧位置能不能坐稳还难说,他治下的大小官员自是推波助澜,嘴上说的是忠君爱国,实际上皆是纷纷在宣明帝面前进言让皇上严惩此人云云,心里想的都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蜀州牧是正三品,若是师钰倒下来,他们不就有机会了吗?
一时之间,整个大厅闹哄哄的像是城北的菜市口一般,这些个读书人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口才都是非同凡响,引经据典都是想坐实了师钰以下犯上,不敬圣上的罪名。
大厅里很热闹,热闹得连德妃都忍不住说了几句,自然,她说的就更加含蓄了,比之这些个官员的遣词用句都委婉的多,先是望皇上看在师钰师大人献上如此利国利民之物的份上饶了师大人的不敬之罪,又是说师大人定不是有意如此,请皇上看在他尚且不过十八的份上饶了他这一回云云之类的。
要不说论耍嘴皮子,在后宫混的女人段数要比这些个小地方的官员高上那么一筹呢,别看德妃句句都是替师钰求情,句句都是展现了自己的善良大度,善解人意,实际上呢,落在宣明帝的耳朵里,那可不就是绵里藏针,一个字一个字的皆是激起宣明帝的火气?
先是坐实了罪名,又是点出了师钰的稚嫩。
早年,因为世家子弟枉顾王法,曾当街使鞭子抽死无辜百姓之时,宣明帝便直言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如今若是真让德妃坐实了师钰的罪名,有罪自然当罚,怎么罚?他师钰不过十八,便已经是正三品州牧,比起朝廷中的所有官员来说,都要年轻的多,有时候年轻不等于有为,如今更是犯了错,何不贬了他的官职,让他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
嗯,这话说的漂亮,可是再怎么漂亮都改变不了,德妃句句都想让宣明帝贬了师钰官职的意思。
一旦师家师钰被贬,无论师家再献上什么物什,都不可能再崛起了,后宫女子的身份地位,大多都源于娘家的地位,若是师家彻底没落,彻底被打入尘埃,丽昭仪师氏拿什么晋封?可能一辈子都只能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呆在昭仪位份上,不可能有丝毫前进的可能了。
一个昭仪,一个不能生的昭仪,能让人放心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