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将血液循环系统以外九大系统的治疗菌分出来,用葡萄糖培养液装瓶,送到燕京交给陈秀萍后,并不经常去燕京,大部分时间又变成闭门不出,不是留在西安的院子,就是去乔戈里峰地下空间搞实验。
跟他相反,楚妍就忙碌多了,燕京、西安、瑞丽三个地方跑,一天跑一遍很正常,三个地方的朋友都以为她回去了,也让她每天都有事情可做,实在没事还可以约闺蜜吃饭逛街,每天都忙碌并快乐着。
尽管用装备实现了几个地方的传送,那个被曾凡送到未知空间的能量球仍然毫无反应,他还没有找到办法弄回来。
这也成了最近一段时间里,曾凡的主要研究内容,没少进行各种尝试,不过都以失败告终。
他也不可能只盯着这个问题不放,乔戈里峰下面的空间成了他的实验室,利用地热能量制造各种功能的微型机器人,不断拓展改造这片空间,同时实验各种元素的不同形态,不同元素搭配的各种功能,收集更多的数据,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这里远离人烟,也没人能打扰到他,可以安心的进行各种尝试。
为了更有效吸收和利用地热能,曾凡花费时间优化了几十种微型机器人,可以收集地热能量向内聚集压缩,从而实现少量原子的聚变,可以合成自然界所有铁以上稳定的重核元素以及同位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验证过思路可行性后,设计出可以批量复制生产的机器人,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大难度。
相比于制造大型设备,曾凡继续走设备微型化路线,将重核聚变功能集成到更小尺度的机器人身上,结构相对简单,同样可以按照他的预设数量进行自我复制,吸收空间周围地热能的同时,合成他指定的重元素。
微米尺度的机器人肉眼都看不见,达到一定数量后,可以发挥的作用远超过大型的机械,更主要的是微型机器人像人体细胞一样,每个都是独立单位,可以独立完成任务,也可以互相联网配合行动。
当然,为了安全可控,曾凡并没有给这种重核聚变机器人太多智能,并且设定了多重限制,跟其他的机器人不同,他们是纯粹消耗能量,万一失控的不断扩张,有可能把整个地球搞熄火,那他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重核元素密度更大,占用的空间当然小得多,吸收地热能量的同时,还可以开拓地下空间,对曾凡来说是一举多得。
有源源不断的地热能,还有充足的材料,完成第一批机器人,曾凡设定好程序就不需要花费太多心思了,只需要为它们设定任务目标,定时检查成绩就行了。
曾凡设计的重核聚变机器人借鉴了能量球的储能原理,集能结构同样以碳纳米管为主要材料,可以自动将地热能吸收入内部,不断压缩汇聚,最终达到符合聚变的条件,将岩石中的原子团结构彻底压碎,重新融合为他设定的重核元素。
宇宙中的恒星核聚变往往到铁元素就会终止,因为那种大质量的重核聚变需要更加庞大的能量,能量大量被吸收消耗,自然难以持续进行,但是曾凡设计的微型结构以少量原子为材料,达成聚变的条件相对就比较容易。
每次只合成少量重核元素,对能量的需求相对较低,并且可以稳定获取地热能量,这种聚变就可以稳定的持续运行。
稍微比较麻烦的是重核聚变会有一些漏网的中子,质子,几个质子中子聚集的轻核到处乱飞,有时候还会产生极高能电磁波伽马射线,电子束贝塔射线,为了防止这些高能粒子到处乱跑,曾凡不得不增加冗余设计,好在这些粒子都难以摆脱磁场影响,解决起来并不太麻烦。
至于观测不到的那些穿透力极强的中微子,他也没什么好办法,反正没什么太大影响,只能当做不存在。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变,机器人制造机器人也是如此。
前几天还不明显,第五天的时候,这些机器人开拓的空间也不过只有篮球大小,却合成了网球大小的一个铂金属球。
先合成铂而不是金,主要是这种元素化学性质更稳定,适合做很多化学反应的催化剂,现实中采购成本很高,现在可以自己合成,当然要优先考虑了。
喜欢脑变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脑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