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藏的面色平静。
孙悟空和天蓬相互看了一眼,微微点了点头。
卷帘摸了摸白龙马的鬃毛,不知道是在庆贺还是在宽慰。
【《西游记》结束了,但是数百年后,关于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仍在继续传诵。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中国古典小说留存在世的并不少,然而能被选入四大名着的,只有《西游》《三国》《红楼》《水浒》四本。相信观看小吴老师直播的粉丝,很多人四大名着的启蒙都是小时候的系列电视剧,小吴老师也是一样。然而,我还是建议大家有空的时候,可以去再看一看这四本书的原着,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宋代蒋捷有一首《虞美人·听雨》,大家应该都很熟悉。讲的是少年听雨、壮年听雨、而今听雨,地点不同、周遭景色不同、听雨人感受不同。】
【其实这同样适用于名着。少年时观其波澜壮阔,中青年品查百味人情,等到老年了,哈哈,老年的读书感受,等小吴老师白发苍苍,再来告诉大家。】
【或许也是因为一千个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人生境遇不同,读书时的感受也就不同。你的感受其实就是一面镜子,倒映出了你至今为止的人生遭遇。所以名着可以伴随人一生成长,常读常新。】
【也因此,对于《西游》的解读,无论是公众号还是视频up主,都众说纷纭。就拿之前咕咕粉丝提出的阿傩、迦叶索贿一段,网上就有很多不同的理解。】
孙悟空挠了挠脑袋,听云幕的意思,他们的事迹还被后人记载下来,广为流传?这倒是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嗯,总之还挺高兴的。
李世民则想,不知道在《西游》的记载中,大唐是怎样的,他在他人笔下,又是怎样的君主?
【有人认为,身为佛子还公然索贿,这是作者在黑佛家。也有人认为,这是如来认为“容易得来容易舍”,故意要为难为难唐僧,好教他重视这些佛经。】
如来:我怎么没想到还能这样解释?早知道就不说那三斗三升麦粒黄金的事情了QAQ。咳,不对,出家人不能打诳语。
【至于小吴老师个人的观点是,不一定对,仅仅只是提供一个思路,就是作者并没有刻意要损害谁的形象,而只是把当时的社会状况,如同一面镜子一般,如实地映照出来。】
【这个观点小吴老师在玉华州那一节曾经简单提过。我们回头再看阿傩、迦叶这里。两人先是索要好处,索要不得便暗中下黑手,要知道给无字经这一件事情后果很严重的,唐僧他们耗费十四年才来到这里,接到经文回去,发现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说,更重要的是没法和唐王解释,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构陷了欺君之罪。】
【清朝有本小说叫做《官场现形记》,其中就有类似的故事。】
【更加让我们难以接受的,大概是如来的表现。他非但没有斥责两位弟子,反而支持了他们行为的正当性。】
三藏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孙悟空掏了掏耳朵。
天蓬唇角露出一抹冷笑。
卷帘低头不语,手中缰绳微微一扯,拉住了有些躁动的白龙马。
玉帝仰头看着云幕,心道不知道云幕背后究竟是何方神圣,竟然敢说得如此露骨透彻。
太上老君微眯着眼躺在摇椅上,手中芭蕉扇打了金角打银角:“别人家的热闹少看,好好看火!”
金角银角摸摸被打红了的额头:明明兜率宫看得最起劲的人就是天尊呀……
【其实如果仔细看了原着,小吴老师个人觉得,要刻意为难唐僧的说法,应该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在如来第二次让阿傩、迦叶带着唐僧一行去取经卷的时候,阿傩和迦叶依然向唐僧索要好处。】
【如果仅仅是要为难,那么这里就会显得有些奇怪。这种事情描写一次就好了,为什么要一而再地反复叙述?以吴承恩的笔力,至少会换一种为难的方式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所以,这里虽然看起来是个不算重要的细节,但其实是一处妙笔。】
【或许有一种可能,吴承恩并在这里并没有为了突出某个观点,而刻意夸张两弟子索要好处的行为,他仅仅只是在阐述当时的社会实情。】
【咕咕:细思恐极。这是不是说明,当时官场上从上到下,都是这样吃拿卡要?大家还觉得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没错。我们读史书时,常常读到某个封建王朝“腐朽”,何为“腐朽”?这就是一种腐朽。】
【太太日万吗:举手,主播,我看还有一种说法,说《西游》是一部讽刺小说,讽刺明朝官场黑暗。那么从这里可以说明,作者是在讽刺明朝官场吗?】
【这个问题很好。我觉得同样,在这一节里能得到一个较为可靠的推测。】
【我们评价一部小说的性质的时候,除了局部,还要结合整体。如果《西游》仅仅只是讽刺小说,那么对比被鲁迅明确标上了“谴责小说”标签的《官场现形记》,《西游》这里就应该沿着阿傩、迦叶索贿这件事,来展开后文。但显然《西游》的中心是取经,就算有涉及的讽刺内容,也可能只是作者有意描写,而非刻意为之。】
【有意描写,指的是对人世的白描;刻意为之,指的是有所取舍的刻意组织。】
【当代着名作家余华老师,曾经在一期访谈中说过,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要刻意去地想着象征什么,只要把生活写出来,它就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