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文学

屌丝文学>当乞丐还养猫 > 第1504章 年 士子忙科举难讨施舍(第1页)

第1504章 年 士子忙科举难讨施舍(第1页)

公元1504年,大明王朝的天下,处处透着一股别样的氛围。朝堂之上,皇帝求贤若渴,期望能选拔出经纶满腹、可匡扶社稷的良才,是以对科举一事格外重视,诸多政令围绕着科举的筹备、考场的规制等不断下达。而民间呢,各地的私塾里书声琅琅,那些怀揣着青云之志的士子们,日夜苦读,盼着能在即将到来的科举中一举高中,改换门庭,光宗耀祖。市井之中,商贩们照旧吆喝着售卖各类货品,百姓们也各自为生活奔波忙碌,只是这一年,因着科举的临近,城中似乎更多了几分紧张与期待交织的气息。

据《明史·选举志》记载:“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以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中式者,天子亲策于廷,曰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等。”这科举之途,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每一步都充满艰辛,无数士子为了那渺茫的功名,耗尽心血,而在这备考的过程中,有人家境殷实,可衣食无忧专心攻读,有人却家境贫寒,连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只能一边苦读,一边在外讨些施舍度日,个中滋味,实难言说。

在这一年,南京城里,住着个叫李三郎的年轻士子,生得眉清目秀,只是因长期的清苦生活,显得有些面黄肌瘦。他性格温和,骨子里却透着一股倔强,一旦认定了读书求仕这条路,便再不肯回头,哪怕日子过得再艰难,也从未想过放弃。李三郎家境贫寒,父母皆是普通的农户,靠着几亩薄田勉强维持生计。可他自幼聪慧好学,邻里乡亲见了都夸他将来定有出息,父母便咬着牙供他读书,盼着他能出人头地。

初春的南京城,街边的柳树刚刚抽出嫩绿的新芽,微风拂过,柳枝轻摇,似是在为这城里的人们带来春的讯息。李三郎像往常一样,早早地起了床,简单洗漱过后,便坐在那简陋的书桌前,翻开书卷,开始诵读起来。家中的屋子狭小昏暗,仅有的一扇小窗透进来些许光亮,照在那泛黄的书页上。

“三郎啊,你这又是天不亮就起来读书了,可要注意身子呀,别熬坏了。”母亲一边在屋外忙着生火做饭,一边关切地叮嘱着。

李三郎应了一声,回道:“娘,您放心吧,我没事儿,这科举就快到了,我得多花些时间读书呢。”

说罢,他又沉浸到了书本的世界里,那朗朗的读书声,在这小小的院落里回荡着。

可这读书,终究不能当饭吃,家中的粮食越发短缺了,李三郎看着父母日渐忧愁的面容,心里也不是滋味。他想着,自己已经长大了,不能光靠着父母养活,得出去想办法弄些吃食回来,也好减轻家里的负担。

于是,这日午后,李三郎收拾了一下,便背着个破旧的布袋,出门去了。他来到了城中最热闹的街市,看着那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满是忐忑。平日里,他只知道埋头读书,甚少与人打交道,如今要开口向人讨施舍,着实觉得难为情。

李三郎在街边找了个相对安静些的角落,犹豫了许久,才鼓起勇气,朝着路过的一位大娘走去,低着头,红着脸说道:“大娘,打扰您了,我是个读书的学子,家中贫寒,实在没了吃食,您行行好,赏我些干粮吧,我感激不尽。”

那大娘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见他虽是衣衫褴褛,却透着一股斯文气,心生怜悯,便从怀里掏出一个馒头,递给了他,说道:“唉,瞧你这可怜的孩子,读书不容易呀,拿去吃吧。”

李三郎赶忙接过馒头,连声道谢,那感激的模样,让大娘忍不住又多嘱咐了几句:“孩子,你可得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功名,也不枉费你这吃苦的劲儿呀。”

李三郎用力地点点头,说道:“大娘,我定会努力的,您的恩情我记下了。”

有了这第一个馒头,李三郎心里多了些底气,又继续向其他人讨要起来。可这街市上的人,心思各异,有人见他可怜,会施舍些吃食或者铜板;有人却觉得他年纪轻轻,有手有脚,不该乞讨,对他冷言冷语。

“哼,你这小伙子,看着也是个读过书的,不去找个正经事儿做,在这儿乞讨,丢不丢人呀。”一个穿着绸缎衣裳的商人模样的人不屑地说道。

李三郎听了,心里一阵难过,可还是耐心地解释道:“大叔,我并非不想做事,只是我如今一心备考科举,实在抽不出时间去谋生计,家中又实在困难,这才出此下策,还望您谅解。”

那商人却冷哼一声,拂袖而去,留下李三郎站在原地,尴尬又委屈,眼眶都微微泛红了。

尽管遭遇了不少冷眼,李三郎这一天下来,好歹也讨到了些干粮和几个铜板,他把东西小心地放进布袋里,便往家走去。

回到家后,父母看到他讨来的东西,又是欣慰,又是心酸。母亲拉着他的手,说道:“三郎啊,是爹娘没本事,让你受委屈了,你可得争口气,一定要在科举里考出个名堂来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三郎握紧了母亲的手,坚定地说:“娘,您别这么说,我一定会努力的,等我考上了,定要让您和爹过上好日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三郎依旧每日刻苦读书,只是偶尔也会出去讨些施舍,以维持家中的生计。随着科举的日子越来越近,南京城里的气氛也越发紧张起来,各处的客栈都住满了从各地赶来参加考试的士子们。

李三郎听闻,那些家境富裕的士子们,住着宽敞舒适的房间,每日有专人伺候着,衣食无忧,还能请名师来指点学问,心中不禁有些羡慕,可他很快就收起了这些心思,想着自己虽条件艰苦,但只要学问扎实,也未必就比别人差。

这日,李三郎去城中的书院,想找平日里相熟的夫子请教些学问上的问题。到了书院,只见里面热闹非凡,许多士子聚在一起,或讨论诗词文章,或交流备考的心得。

李三郎刚走进院子,就听到有人在高声谈论着。

“这次科举,我可是志在必得,我爹给我请了京城来的大儒讲学,那学问,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呀。”一个穿着华丽的年轻士子得意洋洋地说道。

另一个士子笑着说:“哟,那你可真是好运,我虽没你这等好条件,不过我也日夜苦读,就盼着能在考场上一展身手了。”

李三郎听着他们的谈话,心中暗暗较劲,他想着,自己虽没那等好的师资条件,可凭自己的钻研,也定能有所收获。

他找到了相熟的夫子,虚心地请教着学问上的疑难之处。夫子见他求学心切,也认真地为他解答,还鼓励他道:“三郎啊,你这孩子,虽家境贫寒,但这股子好学的劲头很是难得,只要你坚持不懈,此次科举未必没有机会,切不可妄自菲薄呀。”

李三郎听了,感激涕零,说道:“多谢夫子教诲,学生定当铭记在心,加倍努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