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翀未来是否能够登上那个位子,就是他自己都没有十足的把握。
站错了队,一旦失败,就不只是没落,而是彻底倾覆。
郑家已经没有试错的资本,折腾不起!
郑二郎压低声音,耐心的将这些道理,掰开了、揉碎了,告诉楼太夫人。
楼太夫人的脸色一变再变。
“二郎,这些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楼太夫人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声音都在微微颤抖。
二郎才十三岁啊,还是个少年。
他却对朝政如此了解,还能克制住贪念,其目光何其长远?
楼太夫人总说自己的儿孙优秀,她心里却明白,儿子也好、孙子也罢,都只是平庸。
或许比普通人强些,毕竟郑家有先祖的手记,还有那么多的藏书。
他们一生下所拥有的资源,就是那些寒门子弟,一辈子都难以获得的。
如此高的起点,却也只是比那些完全没有起点的普通人略好些,足以证明他们的能力。
但,此刻,郑二郎却说出了这般敏锐、清醒的话,顿时让楼太夫人看到了希望。
郑二郎面对大母的希冀与热烈,却羞愧的摇了摇头,“不是!这些,是、是旁人告诉我的!”
他也希望自己能够想到这许多。
很可惜,他愚钝。
“旁人?什么旁人?”
楼太夫人愣了一下,这般推心置腹的话,要么是亲近之人、要么是别有用心,否则对方不会说。
他们在楼家,是客居啊,并没有什么亲朋故旧。
就算是东山书院的先生们,能够想到这些,也不会对郑二郎一个刚认识的小子说。
他们是楼彧的人,不是郑家的门人。
楼太夫人在楼家,似乎总是摆着姑祖母的谱儿,但她心里明白。
她确实姓楼,却已经早早嫁人。
出嫁女终究是外人了。
楼家的仆妇,对她毕恭毕敬,不是因为她是楼家女,而是把她当成了“贵客”。
郑家上下,在楼家,是得不到真心“投靠”的。
如此,也就不会有人“提点”郑二郎。
“……是、是仪姑母!”
郑二郎犹豫再三,还是说了出来。
“仪姑母?”
楼太夫人愣住了,脑子仿佛卡了壳,一时间都没有想到,郑家还有闺名“仪”的女儿。
仪?
郑仪?
咔嚓一声,楼太夫人的脑子仿佛被雷给劈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