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琮被带到朱仙镇外。
远远地看到镇子口的那棵老树下,站满了人。
外围是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以及身着铁甲的兵士。
靠近大树,全都是官员,上至一品大员,下至六七品的地方官。
宋琮又看到树荫下面,坐着的一个孩童,和一名年轻道士,顿时呼吸变得急促了起来。
带他来的锦衣卫催促道:“宋县令,快点吧,太子殿下和国师等着呢!”
宋琮以近乎踉跄的步伐,来到距离大树尚有二十米,跪地参拜:“臣宋琮,叩见太子殿下,见过国师大人!”
“不必多礼,到树荫下说话。”
云逍朝宋琮挥挥手。
宋琮来到树荫下,毕恭毕敬,显得十分拘谨。
“你是山东莱阳人?”
云逍看着宋琮,和颜悦色地问道。
“下官正是莱阳人氏。”
宋琮紧张的说话打着颤。
问话的这位,可是大明国师云逍子啊!
不过他敬畏的,却不全是云逍的身份。
宋琮到河南当了三年县令,对于河南这几年的变化,自然是了如指掌。
河南连年干旱,这点倒是没变,有变化的是人。
这几年,河南众多虎狼一般的宗亲,比以往收敛了很多。
还有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缙绅,也都变得循规蹈矩。
别的不说,就说侵占百姓田地这一项。
以前河南的藩府、缙绅、地主豪强,占据了河南九成的耕地。
这是个何等恐怖的比例?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这就是河南的真实写照。
然而因为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纳粮这两项新政,两百多年来积累的顽疾,就得到了解决。
不能说是根治,最起码老百姓总算能喘口气了。
如今河南的自耕农占有的耕地,达到了五成五以上。
再加上高产的‘盛世神稻’,以及红薯、玉米等高产而又抗旱的作物,不断得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