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文学

屌丝文学>北大清华进修班 > 第57章 下比心不会比就不要比(第1页)

第57章 下比心不会比就不要比(第1页)

第57章下比心——不会比就不要比

当一个人为别人活着的时候,就非常麻烦。因为别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没有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你的尊严和自尊是得不到保证的,因为你总是在飘摇中间。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清华、北大等高校演讲)

有个笑话:小张的老婆经常埋怨老公没本事,动不动就把他跟自己的闺蜜阿香的老公比:你看阿香的老公多有本事,家里又换电视了;你看阿香的老公多厉害,他们换大房子了……总之,阿香家换点什么东西,她都要埋怨老公一番,直到有一天,她不埋怨了:因为阿香的老公直接把阿香给换掉了!

类似小张老婆这样的女人,学术界对其的定义是:虚荣。所谓虚荣,就是虚假的、表面的荣耀,它是一种被扭曲了的自尊心。为了满足自己这种自尊心,虚荣的人总会不由自主地与人攀比。

哲人说:“人活着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大半源于攀比。”纷纷扰扰的大千世界,有人攀比外表,有人攀比金钱,有人攀比地位,甚至有人攀比配偶和孩子……但比来比去,攀比带给人们的往往是无尽的烦恼和痛苦。

攀比也并非一无是处。俗话说,“独木难成材”,那些单独生长的树

木,由于有着充分的生存空间,因而往往生出很多横丫斜节,成不了良材。那些长得高、大、直的良材,往往都出自成片的丛林。原因就在于众林中的树为了得到充分的阳光,都必须攀比,都必须一心一意地向上发展。由树木想到我们人类,攀比的心理同样不可或缺,否则我们就会像丛林里的灌木那样,越长不高,就越得不到阳光,甚至渐渐失去生存空间。

不过,凡事都应该有其限度。我们应该把握住攀比的尺度,否则走进了攀比的死胡同,可就很难掉头了。

攀比是一种红眼病,往往在当事人还不自知的时候就已经感染,然后又以同样的方式悄然传染给更多的人。就说时下的爱情观吧,很多女孩都曾经以各种方式公开过自己的择偶标准:既要年薪不低于多少万,还要有房,有车,等等。应该说,追求幸福、追求物质都没错,但人不能打着爱情的名义傍大款。这是对爱情的玷污。真正的爱情,是灵魂上的你情我愿。物欲横流下的社会,已经容不下太多纯美的爱情。“宁肯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要坐在自行车上欢笑”,这绝对不止是一句台词。

当然,能够傍得上大款的毕竟是少数,人家大款也要挑挑嘛!于是乎,很多人就不得不在命运的安排下坐在穷丈夫的自行车后座上哭泣乃至哭闹了。莫泊桑写过一篇小说《项链》,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为了参加一个豪华舞会,把穷老公臭骂一顿,然后从一个做了贵妇人的同学处借了一条贵重的项链,在一夜的荣光之后,回家却发现项链不翼而飞,经过艰苦的寻找仍一无所获,无奈之下她只好想方设法拖延归还时间,四处告贷重金购买了一个同样的项链,并因此而倾家荡产,不得不换上粗布衣服,干各种各样的粗活重活挣钱还账,在失去青春和美丽之后,终于还清了债务,见到当初的朋友,她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了,朋友惊讶于她的苍老和粗糙,她告之真相,只听朋友一声尖叫:“我可怜的玛蒂尔德,那个项链是假的,至多值500法郎!”

鲁迅先生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在女子充当男子附属品的社会里,娘儿们的颈项上、耳朵上的链儿、环儿都是古代奴隶身上的链铐演化来的。它们好像是富贵的象征,其实是苦难的标记。”可惜的是,即使是最佩服鲁迅先生的女读者,好像也不太认可这一点。就算她勉强认可,链儿、环儿的,该买的还是必须得买。

客观地说,鲁迅先生的话未必就是真理,我们也不反对男人为女人买一两件传统意义上的订情信物,让女人们穿金戴银、荣光焕发,总比让她们岀入无完裙、粗头乱服的好。我们只是反对那些哪怕是看到别人头上戴个绿帽子都要羡慕、攀比的人。幸福不是比岀来的。“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攀比是自己找不痛快,老祖宗有言在先。

我们不能动不动就攀比——实在做不到,不如学会下比,也就是和那些不如自己的人比。古代有人写过一首打油诗:人生事事比不齐,别人骑马我骑驴,回头看看推车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现代也有人写过一篇别样《陋室铭》,可以给我们些许启发:

“位不在高,身正则人;名不在显,气正则神。室不在大,有书则雅;钱不在多,饱暖则佳。吾室虽陋,然上不漏雨,下不堵泥,四时可挡风尘。翻身不致碰头,点灯不再用油;水火衣食足够,锅碗床桌全有。冬来暖气,夏开空调,四时无世态炎凉之烦恼。可以读诗书,著文章,调素琴,会亲友,嬉笑怒骂皆自由。西邻汾河水,东近龙潭池;春游芳草地,夏观河塘鱼,秋饮黄花菊,冬诵白雪诗。出门看闹市,回家卧静室;外长常青树,内养老不死。足不出户,有千里眼可观世界风云、天下美景;面不能见,有顺风耳可闻亲友声音、互通信息;身不能行,心可与国家民众休戚与共。进不为己,退亦坦然无悔;权不谋私。心于人民无愧;生不贪赃,死不怕万年遗臭;腰包不鼓,可以不防小偷。凭四十七年一份原始股开一个经济有限公司,既不赔本,也不盈利。不求暴富,便无风险,也不会倒闭;不达小康,只要健康,也不至于吃糠。近君子,远小人,与平民安居乐业。无提心吊胆之劳,无万人指戳之恨,无东躲西藏之苦,无坐牢杀头之忧。吾自云:何陋之有?”

读完全文,我们发现,这位作者也没少攀比,只不过他非常会比:和

那些身体不好的人相比,作者有健康;和那些贪官恶霸比,作者不需提心吊胆;和那些道德败坏者比,作者走在街上不会被人戳脊梁骨;和欠债的人比,作者无需东躲西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比下不足,比下有余”,如果我们能学会这样和人比较,还至于“人比人。气死人”吗?人就怕自己气自己。明明是个工薪族,非要和比尔?盖茨比财富;明明长得很普通,非要和整过容的明星比容貌……这么比,越比越失衡,越比越失落,越比越憋气。所以,如果不会比,尽量还是别比的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