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文学

屌丝文学>大明帝国版图 > 第三章 百花齐放争相鸣(第2页)

第三章 百花齐放争相鸣(第2页)

在人物塑造上,性格鲜明,栩栩如生。他们在极端不利的环境下,在正与邪、言与行、行与思、悲与喜、真与假等多重矛盾的困扰下,表现出的人性的崇高与困惑,使这部小说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善于通过人物具有个性特征的言行来揭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一手法本是源于评书、戏曲。由于这些形式都因舞台的局限,不允许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游离情节之外的描写,所以要求通过精练的语言、富有代表性的动作行为来集中体现人物的个性。《水浒传》不仅继承并发扬了这一手法,使得作品的民族风格更加鲜明。比如,当描写林冲抓住高衙内欲要打又有所顾忌的瞬间,巧妙地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人们在此刻复杂的心理斗争,既想打,但又怕惹来麻烦,前怕有狼,后怕有虎。

作者常用求同存异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个性。鲁智深与李逵都是豪爽粗犷的性格,但作者却把他们刻画得不尽相同。李逵有时鲁莽,有时却又天真的可笑;而鲁智深的性格虽然粗犷,但却粗中有细,很有江湖经验,比如三拳打死镇关西后说他装死,然后巧妙脱身。

由于来源于评书的特点,小说语言口语化也表现得比较突出,使整个叙事过程明快、生动、准确,富于表现力,也富有个性化,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全书没有丝毫的儿女情长,但却依然受到了当时包括现在读者的喜爱。它所表现的是豪放粗犷的阳刚美和崇高美,这种美学风格对后来的英雄传奇小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水浒传》的日文译本最早在18世纪就出现,影响较大,很多著名画家都曾为其画过插图,如葛饰北斋、歌川国芳等。对东亚各国的小说艺术产生极深远的影响,朝鲜最早的小说之一《洪吉童传》和日本曲亭马琴的著名史诗小说《南总理见八犬传》均是受《水浒传》影响产生的。19世纪开始传入欧美,最早的德文译名是《强盗与士兵》,法文译名是《中国的勇士们》。英文译本有多种,最早的70回译本定名为《WaterMargin》(“水边”的意思),由于出现最早和最贴近原名的原因这个译名往往被认为是标准译名,美国女作家、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在将它翻译成英文时就定名为:《AllMenAreBrothers》(即《四海之内皆兄弟》),70年代末中国籍美国翻译家沙博理的百回本的名字是《OutlawsoftheMarsh》(水泊好汉),后来还有人把120回本也译成英文。而据传,还有某外国版本叫《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

意大利把《水浒传》的译名弄成《佛牙记》,翻译的是其中花和尚鲁智深(俗名鲁达)的故事。后来,德国人又把《佛牙记》翻译成了德文,译名成了《鲁达上山始末记》。德国还翻译了《水浒传》中杨雄和潘巧云的故事,译名是《圣洁的寺院》。而《水浒传》中武大郎与潘金莲的故事,德国人则译成了《卖炊饼武大的不忠实妇人的故事》。德国人还翻译了《水浒传》中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的故事,译名有两个:《黄泥冈的袭击》、《强盗们设置的圈套》。英国翻译了《水浒传》中林冲的故事,译名是《一个英雄的故事》。

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明朝时期创作的又一部著名的小说,也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结合史实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全称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世人喜欢把它简称为《三国演义》,罗贯中(约1330-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14岁时母亲病故,于是辍学随父亲去苏州、杭州一带做生意。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罗贯中也曾参与其中。“有志图王”的罗贯中在苏州结识施耐庵,以师徒相称,两人一同参加位于平江(即苏州)的张士诚反元起义政权,做过一段时间幕僚后离开。由于曾与另一位吴王朱元璋为敌,在明朝成立之后,罗贯中放弃读书人步入官场的机会,创作《残唐五代史演义传》《隋唐志传》等著作。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隋唐志传》据说和施耐庵合著《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三国演义》创作时间上比《水浒传》略晚,全书共120回,75万字左右。书中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在对三国态度上,尊刘反曹鄙吴是民间的主要倾向,而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和皇室正统思想,尽管这些旧有观点已不容于今日。清人毛氏父子批改《三国演义》时,把明代流传下来的版本中不实讥望、怪力乱神之处删除勘正。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称:“因为三国的事情,不像五代那样纷乱;又不像楚汉那样简单;恰是不简不繁,适于作小说。而且三国时代的英雄,智术武勇,非常动人,所以人都喜欢取来做小说底材料。”

《三国演义》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成功塑造了一批色彩丰富的历史人物群像。虽然可能过分褒奖刘备、贬低曹操,被鲁迅批评说写“刘备之忠厚似伪,诸葛之多智近妖”,但整本书的艺术成就是不容忽视的。其中诸葛亮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心目中智慧的象征。关羽、张飞也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尤其关羽更成为忠义的象征,为世人崇拜。小说着力描写了他们与刘备名为君臣,情同手足的义气,至今很多人依然拜祭关老爷像。此外,对大义凛然、勇猛无敌的赵云,忠于蜀汉集团的庞统、黄忠、姜维等英雄也都不吝笔墨,给予生动的描写。而对曹魏、孙吴集团的文武大臣也予以充分描写和相当程度的肯定。这部小说人物刻画和战争的描写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文中涉及的大小战役不计其数,战术变化多端,展现了战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还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今天的军事家都把这本书当做必读之书,很多商人也以此书作为自己的案头书,把小说里的一些军事计谋运用到了商业运作中。

神魔小说《西游记》

和《三国演义》、《水浒传》相同,《西游记》也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再创作相结合的杰出作品。唐代玄奘和尚历经艰难前往印度取经,是人类历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玄奘也是人类历史上文化传播的一个使者。玄奘回到唐朝后,奉旨口述西行见闻,由门徒辨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后来其弟子又写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述他的取经经历。二书主要是纪实,其中部分内容也带有传奇性和神异性。南宋时刊印的《讲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已出现了三藏法师、猴行者、深沙神的形象,为后来《西游记》做了人物上的铺垫。到了元代,取经故事已逐渐定型。西游取经的故事在元杂剧中表现得已经十分生动,并进一步神怪化。在元杂剧中第一次出现了猪八戒的形象,猴行者也渐渐演变成了“齐天大圣”孙悟空。至此,西游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结构已大体定型。而《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在说书艺人和无名作者创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融入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撰写了这部伟大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长篇小说。

《西游记》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前七回是全书的引子部分,一边安排孙悟空出场,交代清楚其出身、师承、能耐、性情;一边通过孙悟空在天、地、冥、水四境界穿越,描绘四境界风貌,建立一个三维四境界立体思维活动空间。八至十二回写唐僧出世、唐太宗入冥故事,交待去西天取经缘由。十三至一百回写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小白龙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释佛法渊博。

《西游记》文字以白话文为主,间有赞赋诗词,多用夸张、比喻手法,铺陈、排比句式,音调韵律铿锵,朗朗上口,适合高声说出或者唱出,平话、弹词、戏曲脚本痕迹很重,仿佛说书人或者戏台就在你面前,这样的语言极大发挥了音调韵律对人心理的作用,增强了感染力,其缺点则是说书人口吻太重,在生活中不容易用得上。白话文诙谐有趣,间或有狡黠、奸猾之处,颇有西域语趣;大量赞赋诗词,大量华丽绮靡辞藻铺陈堆砌,描绘出华丽富足、祥和自由的仙界风光、妖魔洞府;刻画出形象毕肖的神仙形象、妖魔形象等等。让读者满眼珠光宝气、玉宇琼枝、如梦如幻、恍如仙境。这些“仙境”在佛教来说并非仅仅是幻象,确实是佛教统治理念下应有的风景,印度确实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王公、贵族阶层,千百年来都能过上比较安康、富足的生活。佛教适合城邦制,往往能“饶益”一方土地!《西游记》更加市侩化。《西游记》大量降妖伏魔历险情节设计,与佛教重视“力”、“无畏”有关。

《西游记》一改以前重墨刻画人物和反映现实的笔风,采用了诙谐生动的写作手法,可谓嬉笑怒骂,皆成妙文,产生了出人意料的喜剧性效果,对后世神魔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亦不例外。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确如此。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至于昏聩无能的玉皇大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玉皇大帝手下十万天兵天将,竟然抵不过孙猴子一条金箍棒,而让真正的贤才去当不入流的马夫,其统治之昏暗,虚弱,不言而喻。如来佛祖所创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以钱财所迷,可是佛祖竟然默许手下人收取贿赂,而《西游记》一路上妖魔鬼怪,多与神佛有瓜葛,如青牛精是太上老君坐骑,金银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童子,狮驼岭三魔王均与文殊,普贤菩萨甚至如来佛祖有关系,这反映封建社会官官相护的黑暗情景。

对这些形象的刻画,即使是信手拈来,也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人性,神性和猴性三重特点。大英雄的不凡气度,对师父师弟有情有义,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是为人性,毛脸雷公嘴,山大王则是猴性,而七十二变,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则是神性。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大闹天宫的桀骜不驯,与西天取经相比似乎改变许多,其实悟空的个性仍然没有变,比如在骗取妖怪的二件宝物,让玉帝派人装天,威胁道:“若不从,即上灵霄宝殿动起刀兵。”在得知妖怪是观世音菩萨所派,咒她“活该一世无夫”,对如来佛祖更是以“妖精的外甥称呼”,孙悟空,这么一个不“听话”,不为强势屈服的硬汉子,跃然纸上。

世情小说《金瓶梅》

《金瓶梅》是一部以描写家庭生活为题材的现实主义巨作,虽然期间主要描写宋朝旧事,但实际上作者是想展现晚明政治和社会的众生百态,有着深刻的时代内涵。

和以前的长篇小说靠民间传说然后作者整理成书不同,它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由作家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者署名为“兰陵笑笑生”,可以推测,这明显是一个化名,作者的真实姓名至今无法考证。

全书主要描写西门庆的罪恶一生,细致描写了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另外还描写了以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为代表的诸多女性,她们无视封建社会的夫权,性格扭曲,最后走向堕落的过程。作者从这三个女人名字中各取一字,成为本书的名字--《金瓶梅》。

作者没有沿袭前面几部小说的取材风格,而是把目光转向家庭生活、平凡人物。它也成为我过第一部以家庭生活和世态人情为题材的现实主义小说。在语言艺术上,这部小说改变了以往半文半白的方式,直接用市井口语来描写,即向口语化、俚俗化的方向发展。它运用鲜活生动的市井语言,文字中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特别是用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人物,神情口吻无不惟妙惟肖。

《金瓶梅》全书100回,人物200多个,结构大而不乱,200多个人物中,潘金莲,西门庆,陈经济,吴月娘都很有个性,里面运用了大量方言,歇后语,谚语,词曲,不少词曲用的颇为精妙,又富含杂学知识。书中宣扬了因果报应之说,由于里面淫词秽语很多,因此被列为禁书。尽管如此它仍不失为一本文学著作。有人认为,虽然由于小说中有性描写,使它对市井之民构成了吸引;但只有对传统文化有相当认知的人,才能够真正读懂读透它。

不久,又被清初著名文艺理论家张竹坡称为“第一奇书”。清代刘廷玑《在园杂志·卷二》云:「深切人情事务,无如金瓶梅,真称奇书。欲要止淫,以淫说法;欲要破迷,引迷入悟。……而文心细如牛毛茧丝,凡写一人,始终口吻酷肖到底。……结构铺张,针线缜密,一字不漏,又岂寻常笔墨可到!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写道:“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同时说部,无以上之”。

郑振铎说:“如果净除了一切秽亵的章节”,《金瓶梅》“仍不失为一部伟大的写实小说。”

毛泽东认为《金瓶梅》描写了真正的明朝历史。

《金瓶梅》的诞生,标志着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几部小说取材于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而集体整理加工式小说创作模式的终结,开启了文人直接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而进行独立创作长篇小说的先河。历代研究《金瓶梅》者,不乏其人,论著层出不穷。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备受研究者之关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