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宁见杨小涛打量着机器,便在一旁讲解着。
作为学习脉冲的专业人士,在场的也只有她适合来讲解了。
“通过主动探测确定目标后,再联动控制枢纽…”
随着江宁宁讲解,杨小涛也算是摸清楚系统的工作原理。
“有没有试过?”
刘向东点头,“已经试过几次了!”
说完对着旁边的人招招手,两名保卫抬着一根铁管来到跟前,开始安装起来。
“这是模拟跑管的控制!”
刘向东在一旁解释着,然后就看到有人接通电源,原本安静的机器显示屏突然亮起来,然后嗡嗡的声音想起。
确定一切没有问题后,刘向东指着前方一个插好的红旗喊道,“目标前方旗帜!”
刘向东看着上手的秒表,“开始!”
话音落下,两名保卫立马转动“炮口”开始瞄准。
同时杨小涛也在心里计时。
杨小涛在一旁看着,起初炮口转动很快,可每次在路过目标的时候,明显速度放缓一节。
而随着第二次路过目标,几乎停止,这时候一人简单操作对准后,立马举起手来。
“报告,瞄准完毕!”
刘向东点头,随后两人离开。
而此时,杨小涛心里刚刚数到十三。
这速度他不知道是快还是慢,但他记得当初刘向东说起坦克瞄准现状的时候,熟练炮手也需要三次调整,而且时间不短。
大部分炮手都得调整四次以上。
当然,这都是在身体状态全胜的时候才能发挥出来的,一旦陷入苦战,身体机能跟不上的话,可能五六次能够瞄准就不错了。
如今有了机械辅助,两个不是炮手的守卫都能达到熟练炮手的精度,已经说明这台机器的价值了。
何况,人不是机器,是会疲劳的,更何况坦克空间狭小,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想要射手一直保持一个水准,很难。
可机器不一样,机器只要不出故障就可以一直用,可以增强持久战斗力。
这在战斗中,非常重要。
“我来试试!”
杨小涛心下好奇,直接脱了棉衣走到操作台前。
刘向东赶紧来到一旁进行讲解。
片刻后,杨小涛开始操作。
起初还需要第四次才能将准心定住。
可越往后越快,用时越少。
而操作过程中杨小涛明显感觉到靠近目标准心的时候,在仪器的控制下,速度开始放缓。
正如刘向东说的那样,越到最后需要的是慢速度。
尤其是大角度调整的时候,这种变化尤为突出。
又试了两次,杨小涛这才离开,脸上的笑容周围人一眼就能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