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很快传到了耀帝的耳朵里。
他有些惊讶,段小雅开的不是书院吗,怎么变成店铺了?
后宫里的宫妃议论纷纷,没人敢闹到段小雅跟前,但这么大的事情,易皇后肯定是要过问的。否则,她一国之母连自己手底下的妃子都不管,岂不是失职?
段小雅表示:这是陛下许了的!
易皇后愣住。
陛下许了的?
陛下对她可真好,连这种事都允了。
一时间有些讷口无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还好段小雅不能生了,要不然……
当耀帝问起的时候,段小雅也是一脸无辜:“开店自然是为了开书院啊,不开店就没有钱,没有钱,臣妾拿什么开书院?”
说着就将她即将要开的书院计划拿来,让耀帝帮她参谋参谋。
“陛下,你看,臣妾的计划书都写好了。这可是臣妾日思夜想,想了很久才想出来的方案,你帮臣妾看看呗~”
耀帝低头一看,发现这个书院计划书跟他想象的不太一样。www。
他以为的书院,启蒙幼童或者教书育人,培养更多的读书人参加科举。但段小雅的计划书里,不只有孩子,读书人,甚至还有女人。
它所培养的也不只是读书人,而是各行各业的“人才”。
“这……也算人才?”
耀帝盯着那些账房、绣娘之类的课程,面露疑惑。
“怎么不算?”段小雅理所当然地说道,“我娘开的书院就是什么人都收的。”
立马举了宁山书院的例子,表示沽宁镇之所以发展得那么快,就是宁山书院的功劳。人家不仅培养读书人,还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
农业人才不用说,就她爹那个农学院,就不知道有多缺人了。
这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农跟又识字,又会种地的农学研究员可是完全不同的。他不能光自己会种地,还要将自己的知识记录下来,教授给别人。
“我娘那个书院,每年都会收到各地的来信,希望拨几个农学专业的毕业生过去。”
耀帝默。
确实,他之所以能够那么顺利地将实验农庄在全国铺开,夏厚德和宁山书院的功劳都不小。
不仅如此,还有白佩佩培养的那些医者,一部分去了战场,做战医;一部分去了地方上,做村医。大昭的医疗水平瞬间就变得不一样了,上了一个台阶。
看着是件小事,可看着每年上涨的出生率,耀帝便知,那些医疗体系起了多大的作用。为此,他不得不跟朝中众人周旋,想办法让这个医疗体系扩大化、常规化,让它们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陛下,这木工更不用说了,就我堂姐夫做的那些织布机、浇水机器,哪一样没起到作用?”段小雅说道,“我听我娘说,科学研究院那边每年都会研究出一些新的东西出来,不是给这个机器升了级,就是新发明出了什么。就我大嫂之所以能够开那么大的布庄子,就是因为机器的出现。”
机器出现了,生产率提高了,作坊肯定得扩建。
作坊一扩建,那是不是得请更多的人?这个时候,不管是管理员工的“人事”,还是管钱的“账房”就更需要了。
越是专业化的人才越不容易犯错,越能让作坊发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