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文学

屌丝文学>人生一串3 > 第一百二十七章 老大覆灭(第1页)

第一百二十七章 老大覆灭(第1页)

冬子在西安蒸蒸日上,不知道,在湖北,他曾经熟悉的地方,已经开始了一场事变。

新上任的省领导,估计接收了高层的任务,他来后,将整个省的公安局长们,换了三分之一。目的就一个:扫黄打黑。

其实,我们这个社会里,所有在街面上混的老大们,通常兴旺周期不超过十年。猪养肥了,就是他该挨宰的时候了。风暴先是从化工园区发起的,据说,秦哥的人,为了抢占那个著名的八十万吨乙烯工程的运货码头生意,居然让工厂原料进不了厂。

他估计是发财想疯了,小简给冬子打电话说到:“你想,那是央企,国家重点工程,这里的小钱你可以赚,但是,影响生产,那可就把自己置于永远赢不了的地步了。要说,秦哥虽然是村长出身,但毕竟是个农民,所以,这次过了界,被抓了,整个团伙骨干,二十几个人,全部进去了。”

冬子此时想到的是,那一天,逼燕子唱歌的那帮家伙,那伙要在建材商场闹事的人,把冬子逼走的人,就是秦哥手机的所谓老四,甚至,自己都差点被下了黑手。

“冬哥,老四也被抓了,听人说,他们这一帮子人,起码得判十年,你可以回来了,怎么样?”

冬子只好拒绝,他知道,这只是小简的热情而已。小简知道冬子的近况,以冬子目前的工作与生活状态,是不可能再回青山做事的。收入是原来的三倍以上,况且,生活与工作质量,是在罗老板那里无法比拟的。

当年老四闹事之时,罗哥那不敢承担的目光,至今像刀一样扎进冬子心中,而彭总、孙总对他的好,却让冬子在异乡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但是,冬子听到这个消息,还是很令人振奋的,毕竟,那个惹不起的家伙,居然也倒霉了。“恶人自有恶人磨,莫与他人论短长”,父亲这句话,又重新被想起来。

“那矬子呢?”一想起矬子,他对冬子的态度,既有本地人对外地人的不屑,又有仗势欺人的本性,还有泼皮无赖的习惯,当然也有酸醋的感觉。这个人,简直就是社会的渣滓,活着,都浪费粮食。

“他父母终于醒了,因为四哥的事,矬子已经被强制戒毒了,在戒毒所,这个人,基本上废了。他父母拆迁的几个钱,等他败完了,他父母给他的身体,也完全垮了。”

报应来得如此之快,已经超出冬子的想象。

“莫说他这种虾子了,就是军子,好像也为了躲风头,最近也不怎么出现了,听说,到外地做什么生意去了。估计是躲风头吧?”

“那他的歌厅酒店还在开?”

“开是在开,但好像是他手下人在经营,他好像没出现过了。”

“那姨还在商场做生意?”这个人毕竟帮过自己,冬子对她还是心存感激的。

“在做,生意也还好,她本人做生意,倒也公道,况且,她很可能不止军子这一条线,好像还有另外的官员罩着她,所以,整天笑容满面的,看不出什么异常。”

对冬子来说,这就是最好的安慰了。一个盛世,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好人一生平安。世道变坏,就是从某些人不要脸开始的。

冬子不知道,远在故乡容城,也经历了一场地震。震中,就是容钢。廖苕货的大哥,也就是容钢一霸,终于被抓了,因为,空城市公安局的领导也换了,这位大哥,在当地名声最响,所以,最先被打击的,非他莫属。

从生意上来说,不管白道黑道,如果仅以追求利润为目的,最后发展的趋势,就是要进入垄断,只有垄断利润,才有可能是最高的。在黑道,要垄断那些见不得人的生意,必须靠非法的手段,然后积累道上的名声,让人人听到你的名字,就有所畏惧,这样才会以最小的代价,取得市场的垄断权。

比如放高利贷,霸占当地土石方市场,都需要黑吃黑。黑道大哥是以挣钱为目的,并不想随意打打杀杀,搞出人命官司。这样,流血的冲突越少越好。怎么要做到挤垮同行呢?通过前期的打,积累名气,让大家自觉放弃这一行的生意,是代价最小的方式。所以,黑道大哥最喜欢的就是江湖上的名头。

但是,名头太响,垄断太久,也是他们灭亡的原因。毕竟,你是黑道,见不得光。当普通老百姓及当地官员们,都晓得你的名头时,你就相当于曝光了,进了白天了。

凡是在白天也耀眼的老大们,就黑路走到头了,等待他们进牢的,只是时间和一个偶然的契机的问题。

这个契机,就发生在容钢。

这位老大,熟悉他的邻居,都叫他庆伢。庆伢本是水泥厂的职工子弟,那个水泥厂与容钢一样,也是五十年代修起来的,根正苗红的省属企业。正因为是省属企业,就必然带着自己独特的光辉。

与容钢人相同的是,他们有一种天然的骄傲。少数人,虽然也大体上与容城本地口音接近,但总得要带一些“汉腔”,也就是武汉音调,才能够显示他们的出身不凡。当然,他们这种所谓的“汉腔”,真到了武汉,就露怯了,武汉人会问:“你是容城来的吧?”

省属企业,当然过去是容城当地政府管不了的。这种行政层级上的互不隶属,好像职工也就显得高贵了些。而庆伢,就是在这种自认高贵的氛围中,从子弟校的小学毕业,进入了子弟校的中学,最后子弟校的高中还没来得及考上,子弟校的一切资源,都被合并进入了容城教育系统。

那是一种什么感觉?比如,容城与水泥厂的关系,好像是两个邻居,一个邻居自认为自身名门,当然看不起身边的穷酸亲戚。甚至,偶尔对穷亲戚,还吆五喝六的,仿佛自己天然带些管理职能,可以指挥别人一样。

水泥厂,本身的技术含量,赶钢厂是不行的。况且,人家容钢毕竟还有汽水支撑门面,但水泥厂呢?难道是劳保服?难道是大量的灰尘?

在八十年代以前,国家在计划主导下,进入基建启动期,水泥有一段时间供不应求,确实也红火过一段时间。比如在没考上高中的庆伢看来,当时的九十年代初,他们厂还是比较红火的,虽然没有了过去的高贵,但毕竟还有些实惠。比如当时的水泥厂普通职工,一个月的收入,平均下来,要比容城政府的工作人员,高出三分之一来。

但是,市场的力量,被这种短暂的好日子掩盖了,大家都没有作好准备。当时,庆伢初中毕业,上不了高中,就作为水泥厂子弟,被内部安排在厂内做学徒工。学徒工当然赚不了多少钱,所以转正,就是他们的希望。工人要转正,需要上面拨出招工计划出来,那得省里的主官厅局出文件,大家都在期待这个文件,好像正式工人一样,领取不菲的工资。

当时,庆伢虽然也期待转正,但他的脑袋没那么傻,他注意到另外的现象,就是有大量的外来人员,在容钢四周,尾随销售科的人员。

庆伢读书不行,并不意味着他不聪明。其实,读书在小学时,你完全可以靠小聪明取得成绩。但到了初中,就得靠好的学习习惯了。到了高中,自律与方法缺一不可,大学时,还得加上悟性。

许多小时候聪明的孩子,后来读书不行,其实是被这种小聪明害的。从小就被人夸聪明,自己也觉得聪明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果然,在读小学时,尽管没怎么专心听课,没怎么认真完成作业,仅凭那股聪明劲,就可以得到好成绩,甚至偶尔在测验中考个全班第一,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这是一个激励,貌似正反馈的激励,让你觉得,读书,仅靠聪明就够了。但到了中学过后,这种习惯保留下来后,形成你的性格,你不专注,你拖拉,最后跟不上勉强打起精神学一点,但偶尔三分钟热度的努力,根本在成绩上体现不出来,形成不了正反馈,就放弃。

不怕没有努力过,就怕努力了两三分钟就放弃的人,他学习的自信心已经垮了,产生了厌学心态,那整个读书生涯,就毁于此。

其实,聪明,包含了很多层次,比如记忆力、理解力、感知力、想象力等,这只是让你的效率有所提高。但这种效率,必须建立在专注的基础上,如果专注度不够,你的心思总是跳跃与涣散,那就没办法往深里学。

这就是许多读书成绩好的人,性格稍微有些孤僻的道理,性格并不十分外向的人,精神出口并不多,学习起来专注度,很少受到主观兴趣的打扰。当然,兴趣爱好过于广泛的人,不是学习不好,而是平均在爱好上使用力量,投入学习的精力不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