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两人的对话,是“拆房子”这事儿很寻常么?
方乐不放心问:“那到底能查出什么来?”
马辉头都没回:“不好说,我争取。”
果然是行动派——
这时候洛静手机接到分局内小张的来电,和方乐小韩三人回了临时“办公室”她才正式通话。
电话里小张打头就兴奋地汇报说:“组长,查到好消息了,我到电信商那里查许韬那18分钟里的通讯记录,结果那通打来的电话根本就不是许韬家人打来的,号码机主就是死去的姚丽!”
什么,那通电话就是姚丽打给许韬的?!
“哈哈,这下就找到许韬证词里的漏洞了,看他后面怎么辩解!”
但洛静冷静得多,又问:“那18分钟里都是在通话么?”
“是啊。”
“那么,两人的通话区域查没查到?”
“区域倒是都在宾馆和税务局附近,但许韬说不定是边接电话边坐车去宾馆的呢,而且区域是根据基站测算的,精度有限,有模糊空间啊。”
“查到那18分钟里许韬坐车往返两地的交通资料了么?”
“还没有,我继续努力。”
“对了,曾意图夺取六子所持物证的抢匪找到了么?”
“我们根据分局门口的监控,锁定出了匪徒所坐车的车牌号,老柯叔和老黑叔正对车主布控和抓人。”
“嗯,很好,抓到人,问出口供后汇报给我……”
挂了电话后,洛静一时沉思未语。
小韩却高兴地说:“那个许韬在被问证词时说给他打电话的是他的家人,但来电的竟是姚丽,他说谎了,凶手肯定就是他!”
洛静摇头,说:“他说谎不代表犯了罪,或许只是为了避免麻烦,判定其是否嫌犯需要切实的证明,但现在还没找寻到他在那个时段往返两地的证据,何况,电信商提供的数据是当时双方打电话时都各自在自己的区域。”
方乐忽说:“如果许韬的确就是罪犯的话,手机信号方面,倒也不是没有办法糊弄。”
“什么办法啊,方哥?”
小韩问。
方乐说:“先做下设想和排除,第一个情况是许韬出会议室后将电话交由另一个人继续通话,他自己则火速赶往宾馆完成杀人,但这样的话让姚丽和别人用许韬的手机通话长达18分钟很有难度;第二个情况是双方电话虽然通了18分钟,但其实并未说话,只是双方开机了18分而已,这样许韬只要把自家手机丢在税务局区域就行,但这就需要那头姚丽18分钟里会合作保持开机不通话的状态,这太不自然,要么手机是别人操控了,要么姚丽拨通电话后就丧失了意识,可是她的呼叫铃是在3点25分,即和许韬的通讯中断2分之后,那么之前的18分里,姚丽到底是不是清醒的以及是否还有行为能力根本无法证实。”
“但还有第三种情况,此情况下不需要判断姚丽是否清醒也能达到规避作案后被查。”
“什么情况?”这次问得是洛静。
方乐呵呵笑了,说:“你们知道,我是个写推理小说的,所以设计过不少杀人手法,行内称‘诡计’,我写过一个短篇,里头就设计了一种前提近似的诡计以让嫌犯制造不在场证明。”
“说起来很简单,只要用到3部手机就行。”
“第一部手机就是嫌犯表面用的手机,这手机登记归属于他,警方可直接查出来,再准备第二、第三部直接查不到自身的手机。”
“第1个步骤是用第一部手机接对方电话,接通后找一个僻静的空间将手机放下并让对方不要挂断保持通话状态;第2个步骤是将第二部手机放在第一部旁边,再用第三部手机拨通第二部手机,不说话,但将前两部手机的扬声器都打开;第3个步骤,拿着第三部手机火速离开并保持和第二部的通讯状态。”
“这样的话,第一部手机对方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出,并传进临近的第二部手机,成为第二部手机的对话声源,第三部则是嫌犯随身携带着,从而可在异地就听到对方的声音,而将过程逆过来,嫌犯可从第三部手机通过第二部将声音再间接传到第一部手机从而让通话方听见。”
“而在通话期间嫌犯抵达通话方那里杀掉对方,再火速回返原地,处理或藏匿第二、第三部手机,这样警方直接查第一部手机,会得出死者被害时嫌犯在另一个区域和受害人通讯从而无法作案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