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信后孙儿得知了宁王朱权的想法,为了让晋宁联军顺利出征孙儿答应了宁王朱权的请求。”
“不过孙儿有自知之明,燕王朱棣凭什么听孙儿的?他也不可能听孙儿的,因此孙儿没想着劝燕王朱棣,生怕起到什么反作用让此事节外生枝,而是将燕王朱棣做的事情隐瞒下来,不让众人知道。”
“在燕王朱棣战死沙场后孙儿还将燕王朱棣的名字写在了阵亡名单之列,给了燕王朱棣一个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声名,孙儿知道皇爷爷一定会安抚这些阵亡的人,让他们风光大葬,这也算是孙儿兑现了对宁王朱权的承诺了。”
“其实燕王朱棣能有这么一个结局还是挺好的,他的名字被刻在了纪念碑上供老百姓和后人敬仰,他的故事记载入史书内让后人铭记。”
不待皇太孙朱允熥说完,朱元璋接着说道。
“可惜事与愿违,碽妃想方设法调查燕王朱棣身亡的真相反而将燕王朱棣通敌叛国的丑闻揭露了出来。”
“天意啊!这都是天意!”
“上天注定不给燕王朱棣一个好的结局。”
“咱们也不用强求了,顺其自然好了。”
“本来燕王朱棣做了那么多错事就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
“这不能怪允熥你,也怪不到任何人的身上,只怪燕王朱棣没那个命。”
要说允熥同情燕王朱棣所以替燕王朱棣隐瞒真相这不见得,要说替自己考虑因此允熥替燕王朱棣隐瞒了他投敌叛国的丑闻这一点倒有可能。
对于皇太孙朱允熥和燕王朱棣二人之间的过节朱元璋再清楚不过了。
一直以来燕王朱棣各种针对允熥,各种对付允熥,各种对允熥不利,朱元璋都看在眼里,皇太孙朱允熥甚至都记在心里。
对于燕王朱棣允熥能做到不落井下石就已经有很好的修养了,要让允熥主动对燕王朱棣好那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事情。
允熥的性子朱元璋了解,允熥绝对不可能有如此妇人之仁的一面,否则允熥也不可能如此深得朱元璋的喜欢了。
作为男人,该狠的时候就要狠,别说你作为一个皇帝了,仁君不是这么做的。
就像太子朱标的性子朱元璋就很喜欢,虽然和允熥相比太子朱标谋略差一点、考虑问题也没那么周全,没那么快速抓住问题的核心,脑子活动的没那么灵活,但太子朱标可不是老好人。
他对兄弟、对大臣、甚至对很多人都仁慈,但在众人看不到的地方太子朱标也有自己的手段,要不然太子朱标怎么能稳居太子之位这么些年?
同样的朱元璋对皇太孙朱允熥的要求比太子朱标更加严格,因为在朱元璋的心里、潜意识中已经将皇太孙朱允熥当做未来的继承人在培养。
在朱元璋看来皇太孙朱允熥比太子朱标更有做皇帝的天赋、更适合做一个合格的皇帝,因此无形之中朱元璋将心里的天平倾向到了皇太孙朱允熥那一侧。
朱元璋还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把自己身上的一身本领都交给允熥。
总而言之朱元璋看着皇太孙朱允熥是怎么看怎么满意。
尤其对于皇太孙朱允熥的处事手段和处事方式朱元璋更为欣赏。
虽然朱元璋知道允熥出手劝诫燕王朱棣也能成功,也能将燕王朱棣拉回正途,但允熥确实没有理由去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