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老蒯也是,他并没有一直走上坡路。
在还未投身江湖之事,还未闯荡江湖时老蒯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尤其是汪府外面的这条路的修建,直接让老蒯放弃了自己的修路事业,转而出走,闯荡江湖。
常言道人在河边走,哪儿能不湿鞋,老蒯虽然是修路、搞建设的一把好手,但同时他也知道从哪块下手,从哪块偷工减料不容易被人发现,因此这样的事儿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渐渐的老蒯的胆子也大了起来,每条路,每次修路他都要抠上那么一抠,吃上那么一口,将自己节省下来的公款全部花到朝中人情往来上面,为的就是能接到更多的工程、项目。
不得不说老蒯的脑筋转的就是快,不多时间他就掌握了与官府中人打交道的精髓,有没有真材实料是一回事儿,能不能做好是一回事儿,关键是该有的态度你得有,该花的银子也得花。
就这样老蒯越发肆意、猖狂的在他自以为的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都说物极必反,终于老蒯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失利,由于接连几天的下雨和雨水的冲刷,老蒯修建过的其中一条道路直接被雨水冲毁了,还有多条道路被雨水冲出了裂痕,彼时老蒯正在应天府主持修建汪府外面的那条道路。
就是在应天府的时候老蒯得到了那些对自己不利的消息,他有自己培养的眼线和消息渠道,因此那个时候老蒯的事情还没有大肆宣扬开来,朝廷里面也没人知道,更别说当时的皇帝了,更是被瞒的死死的。
老蒯在得知路被冲毁的第一时间,他先算了一下应天府的道路多久能完工,他必须要拿到这条道路修建的公款才能走,毕竟这是他最后一次名正言顺的赚取巨额财产了。
与此同时老蒯也算了一下,道路被冲毁的消息从地方传到朝廷怎么也得两三天的时间,这里面还没加上部分官员隐瞒不报、知情不报做的时间拖延,因此老蒯怎么着也能让人赶完汪府外面的这段路,还能凭借他与应天府尹特殊的交情,提前拿到那笔修路公款。
只要他拿到修路公款,他立即离开应天府,走的远远的,让其他人再也找不到他,为了避开耳目老蒯甚至想到他先逃出变径圈,去北方蒙古或偷偷出海躲个几年时间,等到这件事儿处理的差不多,人们差不多忘记他之后他再改头换面、潜伏回来,隐姓埋名,闯荡江湖。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老蒯根据自己的规划按部就班的实施时,汪府外面的道路出现了意外,让老蒯一时之间有些崩溃。
还记得那天一大早老蒯就跑去监工了,为了自己的计划能顺利进行,为了汪府外面的道路能顺利完工,老蒯这几天将修路的人分成了两拨,一拨人白天干,一波人晚上接着干,反正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得有人干活就对了。
那天早上一大早老蒯就看到一群人站在一旁一动不动,丝毫没有前几日的积极与顺从。
见状老蒯快步走到人群围着的地方,而后正准备对着他们破口大骂时,有人提醒老蒯这里发生了命案。
老蒯不信邪的向着有尸首的地方看去,果然有一副被血水浸染的尸体挡在了路中央,不待老蒯说什么周围的人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有的人提议保官,让应天府尹来侦破命案,有的人则不想拖延时间,提出就当没看见算了,其余的人则等着老蒯做决断,毕竟老蒯才是这次修路工程的负责人,有什么事情都要老蒯担着,因此他们自然选择听老蒯的。
老蒯承认自己看到无名尸首的那一刹那,他人都快要疯了,他就等修完路拿着修路公款跑路呢,结果出来这么一档子事儿,这不是阻碍、耽搁他跑路吗?
当然这是老蒯心里的想法,他不能直白的说出来,他只是对着跟随自己的亲信使了一个眼色,而后自己则跑过去安抚闹的最厉害的几个人,他记得里面有个叫张铭的,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费尽心思安抚好张铭之后,老蒯的亲信已经解决好了这件事儿,结果自然是继续施工、修路,尸首的事情则由老蒯亲自和应天府的府尹交代。
当然为了让修路的大多数人顺从、支持自己的安排,老蒯亲自和他们说了延误、耽搁修路进度的后果,一来没有多余的工钱,二来要受到朝廷的处罚,轻则罚钱、关押,重则砍头、掉脑袋,好说歹说、七唬把吓的才让剩下的人将心思放在修路上。
经历过短暂的坎坷和波折后那些人总算是在老蒯要求的时间期限内将汪府外面的路给修好了。
修完之后为了安抚人心,老蒯还承诺一人多给他们一个月的工钱,就是一人多给了三两银子,这些银子对老蒯来说虽然不算什么,但起码可以转移那些人的注意力,处于兴奋之中的他们再没有提起被埋尸首的事情。
修完路的当天老蒯就叫应天府尹去验路,当时那府尹还调侃老蒯说他这个人就是急性子。
验收完道路成果之后老蒯顺利拿到了剩余的修路公款,而后没再管老百姓的死活他就逃之夭夭了。
至于老百姓当时拿到的工钱则是老蒯说的额外的三两补助,除此之外的六两银子的工钱见都没见到。
虽然老蒯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厚道,但当时那种情形老蒯只顾得保全自己的性命,其他的再也顾不上了,因为他根本没时间去管别人的死活。
从应天府出来后老蒯一路北上,越过大明边境,投靠了蒙元旧部族。
刚开始出于对大明军队的好奇,老蒯在他们那里还有一些价值,他们希望从老蒯身上能得到有用的情报,结果问过老蒯之后老蒯什么都不知道,还顿顿吃他们的三大块羊腿排。
如此能吃又没用的老蒯自然引起了蒙元人的不满,而后他们将老蒯给赶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