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文学

屌丝文学>上班族养什么狗最省心 > 第八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页)

第八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页)

黄小燕想想也没别的办法,只好打扮打扮,去了照相馆,简单的照了几张合影,办结婚证用。到了街道办事处,就办好了结婚证。

结婚证办好了几个星期了,也没见具体的分房方案下来,王志远干着急,也没办法,这样的事情,你又不好开口问领导,那不是自讨没趣吗,只好耐心的等下去。

又等了一段时间,星期一,一上班,报社又传开了一条爆炸性新闻:梁总编调走了,他不在报社了,他去了下面的一个县,当了县委书记。因为上任的急,连和报社全体员工告辞的会议都没有开,就匆忙上任去了。新的总编地委还没有定下来,暂时让秦副总编主持工作。

报社的一帮小兄弟又开始议论了,有人说,不会是让秦副总编当老一吧,他都是两朝元老了,伺候了两任总编,自己的资历也够了,也该扶正了吧!

有的说,根本不可能。他绝对当不了一把手。这报社的总编,那在地委领导的心目中,也是非常关键的正处级岗位了,有职有权又有钱,掌控着关键的舆论工具,地直机关的那些正处级官员都盯着呢!这个位子竞争的相当激烈,不是上面有人,有关键的人说话,那是到不了这个位置的。你像梁总编,有水平是公认的,但人家也确实会来事啊。当过县级市的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又当了地委宣传部的副部长,和地委书记的关系,那处得跟哥们似的,所以他才年纪轻轻的,就当了报社的总编。当然,当总编对于他也是小菜一碟,也就是个过度,有了关键的位置,领导还是想到他。这不,机会来了吗!一个县的县委书记出事了,他立即就被地委任命为县委书记了。你别看这都是正处级,但在官场上,这差别就大了。一个地区才有几个县委书记啊,上了这个台阶,就打通了升官的康庄大道了。你们看着吧,不出三年,我们的梁总编就飞黄腾达了,说不定就是副专员什么的,凭他的能力,足够了。

王志远听他们评头论足多了,也开始留意起这官场的事情了。报社是个消息来源广泛的地方,多的是高干子弟,更多的是地区领导的直系亲戚或者家里的保姆之类的,哪怕是小小的一个打字员,一个车队的司机,都有来头,他们的后面站着的,可能都是地区的主要领导。要不然,他们也没有那个能力进来。甚至可以这样判断,越是看着很一般,一打听文凭也就是个高中或者电大毕业的,后台越硬。

当然,没有文凭不代表没有能力,有些人还是相当称职的。只是以他们所具有的个人条件,如果没有强硬的后台,是根本不可能进来的。换一个平民子弟,老百姓的孩子,如果没有任何关系,就是比他们条件好一点,想逾越这个门槛,进来的希望也是微乎其微。这就是社会的现实。

因为有那么多的人,和地区领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报社的小道消息就特别多,消息来源也可靠,特别是对地区人事问题的变动,十有八九,都是相当准确的。

王志远不动声色,听同事们在那里摆龙门阵。说谁谁谁是哪里人,和哪个领导关系最好,靠谁说话,才上来的。全地区主要领导分为几派,谁和谁是一派,谁和谁关系最好。听的多了,他也渐渐理清了思路,看懂了这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背后,那非常清晰可见的脉络,弄明白了这权力背后最关键的推手。

他在心里想,真要好好感谢这些同事们,他们是说者无心,可能就是想过一过嘴瘾,哪知道王志远是听者有意,就在这不知不觉之间,培养了他对政治的敏感和分析的能力,从一个对政治权力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变成了可以凭自己的判断,做出合情合理分析的青年。这要感谢这片土地,这个对权力过分热衷的国家,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人都是小政客,最适宜增长的是政治敏感的神经,因为只有这个,才是决定一个人一生命运的最关键东西。谁都无法回避,谁都逃脱不了,除了好好研究它,利用它,一个人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

最近一段时间,报社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政治上的地震。先是报社的直接领导,那位励精图治的地委宣传部袁部长高升了,到了省委,出任宣传部副部长。他的高升,对报社的一些人来说,是致命的损失,因为报社的几位主要领导和一些科长、部主任,都是从宣传部调来的,他们和这位老领导熟悉,最起码认识,日后如果按部就班的干,过个两三年,有了提拔升职的机会,他们就毫不费力的上去了。毕竟老领导还是讲交情的,都是自己的部下,该关照的时候,还是首先关照自己的老部下的,这个是官场约定俗成的规矩。

提拔升职,对袁部长本人是大好事,但在他这些老部下看来,因为牵涉到他们的切身利益,领导的提拔就不是什么好事情了,毕竟日后山高皇帝远,有些话就不那么好说了,除非当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般的人,一般的关系,领导就关照不上了。

新部长上任了,到报社视察的时候,报社特意召开了全体员工的欢迎会。王志远也参加了,他看到新部长高高的个子,一脸严肃,不像原来的老部长,脸上随时带着灿烂的笑容,让人感觉非常有亲和力,容易接近。

王志远判断,这个新部长,可能是从省委大机关下来的,做惯了官僚,这一次好不容易下派了,升了副厅,终于有了摆谱的机会,所以那张脸上,就像老是想下雨的天空,阴云密布,让人搞不清什么时候会有雷霆万钧。

王志远想,这报社的领导今后几年可能就不好做了。这样的领导,从那脸上看,就不好伺候。

开完会后,小道消息立即就传过来了,说这个部长是省委宣传部的处长出身,做了十几年的处长了,这次终于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婆。报社有的科长,正在四处打听,这位部长和谁关系好,想拉关系,为自己的前途铺路。

新部长刚到任不到一个月,屁股还没有暖热,在报社形成的震荡还没有消化掉,一贯英明、颇得人心的梁总编,就离开报社,出任更重要的县委书记了。他留下的空缺到底由谁接任,情况一时间还不明朗。

正在这个时候,又传来了张副总编上调省城的消息。他这一次不是提拔,是到省城里的一家杂志,担任副总编。虽然是平级调动,但进了省城,那也是人生的一个大转折,将近四十岁的年纪,到了省城,重新发展,这也需要有很大的决心和气魄。

在这节骨眼上,他竟然连新房子都不要,以他的地位、资历,报社马上就建的新家属楼,再怎么说,他都可以随便挑的,至少是个大套的,这是眼前唾手可得的利益,他竟然放弃掉,说明省城是多么有吸引力的地方。

这也引起了王志远的深思,人到中年,他竟然还有这么大的进取心,说明这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是一个值得自己敬佩的人,要是换了自己,有老婆有孩子,有车子有房子,做着副总编,吃不愁喝不愁的,自己还会有这样的胆略吗?说不定不会有,也做不到他那样。

两位报社领导的先后调离,也让王志远陷入了一个困境,那就是从今以后,在报社的领导中,已经没有任何人与自己有私人渊源了,自己是一个没有后台的人,不属于任何人,这在现实的社会中,是一件非常被动的事。一个刚刚踏进社会的小青年,无依无靠,完全要靠自己打拼,这样的命运,让人确实很无奈。

又过了一个星期,终于又有爆炸性的消息了,说报社的总编地委已经研究决定了,文件马上就会下来,听说这个人姓林,是地委一个部门的副职,在下面当过县委副书记,老家是西城县的,教过书,是地区师专毕业的。

于是老家是西城县的报社员工就沾沾自喜起来,来的是老乡,自然今后好说话。毕业于地区师专的员工也暗自庆幸,认为和新总编可以套个校友,至少可以称师哥师弟的,今后也有个由头可以聊。生活就是这样现实,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分析一次正常的人事变动,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办公室是和领导最接近的部门,听说他们已经专门驱车,去了林总编家里拜访,以做好上任前的准备工作。其中最为紧迫的事,就是为林总编找到临时的房子。林总编的家还没有安在市里,这几个月都在省委党校培训,马上就要结束了。走马上任,得有个固定的住处。

王志远对这些小道消息虽然是将信将疑,但是,随后的事情马上让他相信,这些传闻都是真实的。四楼的办公室,开始腾房子了。报社四十多个人,又刚建了一栋新的办公大楼,四楼的好多房间是空着的,这个时候,办公室开始安排,把四楼的房子腾出来一个套间,又把临近的房子腾出来两间,开始重新粉刷,装窗帘,装空调,买家具,甚至连炊具和必要的生活用品都买好了。那几天,送家具的装空调的打扫卫生的,把办公室的人忙得够戗。四楼的卫生间里,也装上了电热水器,想的真是周到极了。

看起来当官真是滋润,等你到了那一级,需要什么了,根本就不用你操心,所有的东西就有人为你办好了,你连一分钱都不用花,反正都是公款,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不像小人物,没有人理睬你,你没地方住,没有吃饭的钱,谁会管你问你。这就是中国,你是一个小百姓,不服气又能如何!

观察了一圈,王志远从这件事情上也弄明白了一个道理,办公室里的活是复杂,是不好干,但因为和领导接近,可以帮助领导干许多他想干又不便出面亲自干的事情,尤其是可以打着公家的旗号,花着公家的银子,为领导个人谋取私利,这样的活干得隐蔽,顺手,不露声色,马屁拍得准,拍得深入,舒服,领导心里受用,心里自然对你高看一眼,有了提拔升职的机会,自然心里会首先想到你。

怪不得那些头头脑脑,有许多是办公室主任出身,其中的缘由,恐怕就在这里吧。这个也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事情,因为只有在我们这里,对领导的监督是名存实亡的,几乎所有单位的一把手,都有动用公款,满足自己私欲的权力,老百姓因为一贯没权,举报吧又怕打击报复,只好忍气吞声。更多的人认为这很正常,谁当官都是这样做的,法不责众,当官就可以吃喝嫖赌全报销,要不然谁还来当官啊。

腐败成了中国人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有些东西大家甚至认为不是腐败,你要是看着不舒服,就是你自己不懂人情世故。这也是上班一年来,王志远体会最深刻的一个方面。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新总编就上班了,报社召开了全体大会,地委组织部和宣传部各派了一位副部长,陪同他上任。王志远坐在会议室里,仔细打量着这位新的报社一把手,发现此人中等个子,四十多岁的样子,身材微微有点发福,脸上的笑容还是挺不错的,给人的第一印象还可以。听他讲话,慢条斯理的,也挺有条理,但声音绝对比不上前任的梁总编。粱总编的声音,声如洪钟,气势磅礴,很有穿透力,一听就是个痛快人。而这位新总编,透露出的是让人琢磨不透的气息,王志远判断,这是一个心思很深的人,这样的人,当了单位的一把手,下属们的日子,往往并不好过的。

他讲了一个小时,到底讲了什么,王志远觉得,反正自己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对于那些冠冕堂皇的套话,天生的抵制,一句也进不了心里去。倒是随便记住了一条,他一再强调,自己到了报社,要办好一张报纸,不辜负地委领导的信任;带好报社这只队伍,尤其是要学习前任粱总编的作风,绝对不搞一朝天子一朝臣。

王志远听他讲到这里,报社的那些员工们都在相互交流着眼神,有的人甚至露出不屑的表情,这表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已经上过太多的当了,不会再轻易相信任何人的许诺,他们要看的是你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不是你振振有辞的许诺。

散会后,按照办公室的要求,各个部门的人员要呆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等待林总编检阅。王志远和同事们抓紧时间,上了一趟卫生间,赶快就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等着这位新任的领导。第一此见面,大家都拿出最灿烂的笑容,毕恭毕敬地站在那里,想给领导留下个最好的第一印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