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有意思的历史趣事,我们太太的客厅,这个都熟悉。
虽然是反义的嘲讽,但切实反应出了当时知识分子社交的形式。
来到中国以后,沙龙并没有脱胎换骨,而是以符合时代和文化特征的形式留存在了知识分子的日常活动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这种社交活动渐渐向下扩张,成为了一种文化特征。
当然,沙龙的主体基础并未随着扩张而发生改变。
一般还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或者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才能举办或者参加。
村里的农民绝对不会出现在沙龙的现场,更不会举办沙龙。
村间地头上唠嗑打屁当然不算沙龙。
沙龙,还是具有一定的会议性质,主要指规模较小、议题简要、非正式化的,由行业内的优秀个体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的会议。
一般备有酒水糖茶,或有歌舞表演等活动。
正宗的“沙龙”有如下特点:
1、定期举行;
2、时间为晚上,因为灯光常能造出一种朦胧的、浪漫主义的美感,激起与会者的情趣、谈锋和灵感;
3、人数不多,是个小圈子,通常都是名流;
4、自愿结合,三三两两,话题很广泛,很雅致,自由谈论,各抒己见;
5、一般都有一位美丽的沙龙女主人。
俱乐部里的沙龙有两种,一种是东风俱乐部主办的,参会人员多是俱乐部会员的晚宴沙龙。
在俱乐部的沙龙上,真正具备了以上的五种特点,效果对于举办者和参会者都是有价值的。
另一种则是青年汇组织优秀青年代表参加的一种文化沙龙。
青年汇的沙龙很简单,没有宴会和节目表演。
但核心主题还是比较明确的,参会的青年汇会员也是很有朝气和积极的。
作为青年汇的会员,这种沙龙李援朝次次都不会落下。
他宁愿放弃带着小兄弟们去炫耀他的摩托车,甚至放弃了老兵之间的各种活动。
李援朝只参加了一次沙龙活动,便能很清晰的感受到这里的青年比较他的那些圈子都高级太多。
不仅仅是身份,在这个圈子里,大家谈论的绝对没有去哪玩,或者炫耀吹牛。
大家聊的都是文化、思想和进步,说的都是形势、发展和机遇。
组织者左杰,招待他们茶水和饮料,各种小吃,说起话来倍儿敞亮,主动帮大家解决问题和麻烦。
这些帮助和招待还不是左杰自己出的,都是青年汇的活动经费。
李援朝也有自己的门路搞钱,可跟左杰一比,完全上不得台面。
左杰是青年汇的负责人,可还有其他的工作和事业,在这个小圈子里,妥妥的大哥级人物。
去年还不是这样呢,在六国饭店门口,左杰差点被揍死,现在谁敢说不拿左杰当人物。
李援朝在外面,在四九城的老兵队伍里,哪怕是在顽主那,他都是有一号的。
可在这,他这样的完全站不住,往后排,往后站。
既然都排不上前面去,他为啥还这么积极地参与青年汇的活动?
只一次,他说要买台摩托车,就是红星厂新搞出来的那种。
可惜了,没有条子买不到。
结果呢,左杰不仅给他搞了张条子,还能折扣50块钱,这面子大了!
从那一刻起,李援朝知道,有些事情光靠拳头和弟兄是不够的。
即便他的出身比左杰还要好,可这些仅仅代表他有这个资格支配这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