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域虽为中等势力,但在各域中仍非顶尖存在。”
“他们竟然敢于入侵,足见鬼族给予了他们挑衅的勇气。然而,我确信,东域的其他强国有能力进行反击,即便是圣境强者,也难逃我东域的制裁。”
邻近外域的强国不可能不用圣境强者,毕竟他们的文化演进已长达数万年,圣境的气运储备充足,只是相对有限。
这一点,赢耀早已洞察,只是未公开提及。
李斯言道:“帝王,东域并非外界所推测的那般缺乏圣境强者。每个国家都有大罗修士,大型国家甚至拥有大罗圆满,涅盘境也不在少数。
强国最少都有涅盘圆满坐镇,暗藏的实力可能包括圣境。”
“只是他们的圣境数量不多,故此有所保留。”
“而对于列强来说,圣境的数量应该在两位数以上。”
“正是由于与我大秦的贸易和合作,列强的实力提升了数十倍。”
诸葛亮等人对李斯的话深信不疑,原因在于这是基于大秦帝国气运的推算。
大秦的运势强劲,太上皇仅需调动一丝轻微的运势,便可轻易晋升圣境。
其他帝国尽管逊色,但至少也有帝国百分之一的气运底蕴,因此培养出两位数的圣境并非难事。
张居正淡笑:“异邦太过嚣张,我国只需巩固内部经济即可,边境保持一级备战态势即可。”
庞统则笑道:“他们虽然强大,但我们并未结成军事联盟。”
“我们之间的关系更多是经济伙伴,他们的安危与我们无甚关联。”实际上,到场的多数人都明白其中的微妙之处。
诸葛亮感慨道:“战争是必要之举,但并非现在,毕竟我大秦仍是发展中的力量。”
“别人称我大秦为东域霸主,实则时间尚短,有待证明。”
“虽然我们可以提供财政和军事上的支援,但这已是我们的极限。”
“帝国的资源并非无穷无尽,每一笔收入,无论是技术转让还是辛勤积累,都显得尤为珍贵。”
“相比之下,那些依赖外域的国家,他们才是享受着丰厚的利益。”
这话从诸葛亮口中说出,似乎是在暗示帝国的艰难处境,但实际上,所有人都明白,帝国的财富远超表面。
诸葛亮怎么说,外界的反应如何,对帝国来说并不重要。
就连寇准、王绾这样的重臣,也愿意倾听他的见解,只因诸葛亮的口才卓越,善于化繁为简,混淆视听,让人深感他的付出之大。
对于东域各国来说,诸葛亮的威望无人能撼,他们只能默默接受。
东域万国皆知诸葛亮的能力,却无法反驳他的观点,因为大秦对外的经济数据,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
内阁和大都督府聚集了帝国的真正精英,如王佐般的人物,他们共同负责外交事务。
白起,作为军事首脑,通常保持沉默,专注于军队事务;尉缭则负责制定战略,是军方的次席人物。
其他的成员,例如王翦、蒙恬、徐达、李信、杨端和等将领,都是各自领域的领军将领。
郭嘉建议:“陛下,臣认为当战事逼近国境,才是帝国出兵的最佳时机。
防范于未然,这是陛下的智谋,也是尉缭大人的执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