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文学

屌丝文学>朕真的不务正业笔趣阁 > 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师徒除掉(第2页)

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师徒除掉(第2页)

“但是钞法已经证明了不并适用大明,这已经被历史反复证明过了。”朱翊钧非常明确的说道,大明宝钞,擦屁股都嫌硬,没人肯收。

纸币,在当下的生产力和生产环境中,没有流通环境。

张居正更加无奈的说道:“洪武十三年宝源局从户部归兵部,洪武二十六年,高皇帝下旨裁撤诸省宝源局,至此铸钱的衙门,只剩下了南衙一家宝源局。”

“迁都北衙后,有南北两个宝源局,但这两个宝源局,一年能铸铜钱两千多万枚,乍一听很多,但其实就只有两万贯罢了。”

“当年高皇帝下旨裁撤宝源局,推行宝钞,是因为铜不够用了,陛下,大明虽然物华天宝应有尽有,但还真的挺缺铜的。”

洪武十三年,随着大明国朝的逐渐稳定,生产恢复,用钱量越来越大,结果各地频繁铜荒,钞法大行其道,但是钞法败坏后,铜荒仍然没有解决之法。

大明就开启了摆烂大法,钱法,没有就没有吧。

如此摆烂到了嘉靖年间,老道士行新政新法,再开滇铜铸钱,但是很快就发现,根本就是杯水车薪,缺铜就是缺铜。

云南滇铜在宋时就已经发现,但是从云南运抵腹地,太过于昂贵了。

在元文宗天历年间,元文宗下旨开矿,滇铜一年不过两千斤,明初在云南设立官厂开矿挖铜,年产不过万余斤,宣德年间废置云南官矿。

嘉靖年间新政钱法铸钱,云南滇铜产量增加到了一年十五万斤,也就是二百四十万两,2400万钱,而一枚嘉靖通宝重125钱,一共可以铸钱1920万枚,约为两万贯。

滇铜产量飙升在鞑清朝的雍正年间,从雍正四年起,滇铜的产量一路飙升到了650万斤,而后在乾隆三年达到了历史巅峰的1000万斤。

“铜荒能通过海贸解决吗?”朱翊钧遇事不决就开海。

“短时间内并没什么效果。”张居正摇了摇头,二百四十万两铜等于两万两白银,海面上的船实在是太少了,铜料贸易的利润和风险,还是不对等的。

大明窘境,钞法已经失去了广泛的民意基础,而钱法却因为铜矿的产量和成本,无法大规模的生产,除了缺铜之外,大明也缺银子,大明一年银矿产量不过十万两,6250斤。

户科给事中周良寅就非常反对,这是个赔钱的买卖,朝廷给一两银子,却换不来一贯铜钱,为何要采铜呢?可是朝廷不铸钱,小民用什么呢?

“那先生以为行钞法还是行钱法,看户部衙门也在争吵这个问题。”朱翊钧询问着朝中政令的改动方向。

反正到户部上书的时候,张居正也要贴浮票,不如当面交流。

“陛下,钞法和钱法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钱法要有,钞法也要有,如果将其完全对立来看,就是片面的,有了钱法,才能有钞法,这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也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张居正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将钞法和钱法对立去看待,是不符合矛盾说的。

“先生所言如同醍醐灌顶。”朱翊钧颇为肯定的说道:“钱法和钞法对立而统一,果然符合先生的学说,户部的争论,看起来是浪费时间,是对矛盾说掌握的不够充分,思考问题太过于片面导致的。”

“前段时间,朕说以先生注解四书五经为天下官式,推行天下百官熟读矛盾说,先生还不肯。”

“看来,非常有必要。”

钱法是钞法的基础,没有大量的银币铜币,推行钱法就是在竭泽民脂民膏,哪怕是洪武年间规定,一贯钞可以换一两银,但是朝廷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白银兑付,这是钞法败坏的根本,大量滥发,再加上权豪们私刻,最终导致了钞法彻底败坏。

而钞法是钱法补充,在大宗贸易中,动辄几万两白银的贸易,用银币、白银去交易,风险大、周期长而且极其不方便,这也是大明小农经济蜕变的重要阻力。

所以,钱法和钞法不总是对立的,而是对立且统一的辩证关系,如何推行政令,就要考验施政者的能力了。

不是说,下令铸造银币,然后就有了银币,白银从哪里来,银匠从那里来,铸银币采用轧印还是铸造等等,都是要解决的问题。

“陛下谬赞。”张居正清楚的知道,陛下的矛盾说造诣并不差,陛下看待钱法和钞法的态度和他是一致的。

张居正斟酌了一番开口说道:“其实永乐年间,滇铜曾经通过红河入交趾,海运入南衙,但是红河不适合河运,而后云南地方有司,利用长江运输,若是想要扩大滇铜产量,是可行的,责令云南布政司多开铜山便是。”

“一纸政令就可以?”朱翊钧有些不确信的说道。

这不是碧波潭老龙王的女婿九头虫,对着奔波霸说:“你去把唐僧师徒除掉”一样的不切实际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