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英军的先头部队就向着克朗斯科普村的位置而去。
下午四点多,不出所料,和在此等候多时的第九旅迎面碰上,双方发生了激烈交火,而先头部队遇到敌人,后方英军也终于赶到。
“前面是东非人的一处村庄,之前被我们击溃的敌人好像就在那里休整,对面人数不少,所以先头部队不敢贸然行动,等你指示!”下属向罗斯特报告道。
“很好,这应该就是坚守图盖拉河的东非部队了,之前因为图盖拉河的原因,我们没有办法拿下他们,现在他们没有依靠了,看他们拿什么和我们战斗,命令印度部队组织进攻。”罗斯特下令道。
而这个时候,英国龙虾兵终于可以把祖传的“一字龙虾阵”摆出来了,当然这次罗斯特依旧以印度部队作为先头部队。
印度人死了就死了,反正是炮灰部队,而且应该可以消耗掉东非很多弹药,当然,这样也可以让英军的伤亡数量好看很多。
罗斯特其实并不是莽夫,在此之前英军虽然损失了点兵力,但是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占大头的印度仆从军人只能算消耗品。
只要死的不是英国人,罗斯特就可以想办法把事糊弄过去,毕竟英国最不缺的就是印度人。
而这也是战争发生到现在,罗斯特都没有吸取教训的重要原因,印度士兵虽然死伤惨重,但是罗斯特无法感同身受,如果是英国人死那么多,罗斯特恐怕早就暴走了。
印度部队不愧是得到了英军的真传,虽然武器装备落后一点,但是其他方面几乎和英国一模一样。
他们按照英军标准阵型,在地形开阔的克朗斯科普村外列队,甚至连欧洲标配的军乐队都组织完毕。
这种情况,东非国防军还是第一次见,当然,这个第一次见主要指的是敌人方面,在以前和土着作战的时候,东非也喜欢排队击毙战术,那样面对一些大型土着部落或者王国的死亡冲锋,确实能更容易集中火力收割。
不过后来随着德莱塞步枪的装备,步枪性能得到大幅提升,排队击毙战术这种“古战法”早就被东非淘汰了。
(本章完)
本来按照罗斯特的想法,那自然多争取一些“军功”,但是因为没有“俘虏”东非士兵的原因,也就无法搞清楚东非军队的编制。
这种情况下,该怎么把“图盖拉河大捷”编造出来,毕竟编造也要有理有据。
对于罗斯特的做法,在这个时代并不算奇怪,就像前世英国同布尔战争时,虚报军功和损耗非常严重,几乎花光了英国的国库,和后来美军在阿富汗的所作所为其实道理差不多。
当然,图盖拉河防线确实被突破了,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是想把这场胜利“夸大”一点,还是必须获得东非的情报。
处理完印度俘虏的问题后,罗斯特下令道:“命令全军,简单休整后,立刻北上,这一次我们必须让东非付出代价。”
这一次必须抓一批东非俘虏,把东非国防军的编制搞清楚,在此之前关于图盖拉河战役的情况不急于上报。
在罗斯特命令下达后,刚刚上岸的英军在等待重武器过河后,急匆匆的继续追击“溃逃”的东非军队。
实际上这次英军火力准备并不充分,毕竟按照以往经验,殖民地战争都是英国火力占据优势。
这一次英军火力当然不弱,但是东非的火力却在英军的预料之外,所以和之前的殖民地战争相比,才会产生“火力不足”的想法。
……
克朗斯科普。
第九旅在亚力多德的命令下,并没有急于撤退到新汉堡港市,而是准备在这里和英军在正面打一场。
而给予亚力多德底气的,还是至少图盖拉河战役没有给第九旅造成太大伤亡,除去伤亡士兵,第九旅仍然有五千多人。
主动放弃图盖拉河防线后,第九旅反而可以集中兵力,这就让亚力多德的可用兵力其实增加了。
亚力多德站在房顶上指着四周对下属们说道:“克朗斯科普村实际上是一处略微地形低洼的地方,以平原为主,周边地势稍高,我们将军队部署在两边高地,而克朗斯科普村又是同样新汉堡港市的公路的必经之地,英国人肯定要经过这里。”
“所以把战场选在这里,对我们优势最大,这也将是我们旅第一次和英军的正面实力对抗,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所有人必须打起精气神,按照战前部署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尤其是对旅部的命令要无条件服从,我不希望当我下达撤退命令的时候,有人因为贪图军功而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