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见苗采缇依旧不明白,一旁的茅政开口指点道:“苗姑娘,苗族人热性奔放直来直去这不假,可是你喜欢李长生,你也得想想人家是否已经婚配,若是家中已有妻子,你这可就叫人难堪了!”
苗采缇恍然大悟,猛地一拍脑门。“哎呀,多亏你提醒,我差点忘了,他上次身边跟了个女子,一袭白衣,还戴着面纱,只可惜脸上有块大伤疤,难看死了,我可比她漂亮,我就不信他们俩已经成亲了!”
看着苗采缇这没羞没臊的样子,茅丘青尴尬的都躲到了师兄的身后,心想着,这苗人跟汉人还真是不一样,这样的话要是从她自己口中说出来,还不得被那些师兄弟笑死。
想到这儿,茅丘青脸刷的一下红了。
时间一晃,半个月过去了,戚施在李长生和茅政掌门的帮助下,身体也逐渐恢复,而眼下他们面临的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就是咸阳城里的瘟疫。
李长生的意见十分中肯,茅家的人,对李长生的医术也是极为佩服,深信不疑。
茅政将新的治瘟策略反映给了官府,茅家在咸阳地位很高,官府也很器重,也就听从了茅政的意见。
不过众人心里也明白,这场瘟疫的始作俑者就是那个来自苗疆的夜磨子,如果不把她揪出来,仅仅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根本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平息这场疫情。
茅政也决定和戚施以及李长生三方联手,一起对付那个为祸人间的夜磨子。
这下,茅家,苗疆,祝由,三方势力齐聚咸阳南关,一场猫捉耗子的生死大战也即将拉开帷幕。
对于茅政来说,那夜磨子的道行根本就不足为惧,论起玄门法术,咸阳茅家那绝对是俾睨天下,傲视群雄,但是茅山术再厉害,那夜磨子不露头,咸阳茅家也落了个老虎吃天无处下爪,刀劈苍蝇无处着力的窘境。
戚施等人代表的南疆蛊师,虽然人少,但是对那夜磨子的秉性能力极为了解,毕竟师出同门,对方的道行深浅他们更为清楚。
戚施也把那秦岭山中的黑猫妖告知了众人,不过众人听闻也都觉得那黑猫古怪,按照茅政多年降妖除魔的经验来看,寻常的猫妖无非就是一些不入流的妖邪,根本就不可能有太过高深的道行,像戚施所说,那大黑猫的身上能够飘散出殃气来看,这黑猫绝非寻常之物。
但是眼下众人还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对付那夜磨子身上,毕竟此时夜磨子是所有人的公敌,她操纵老鼠给世人带来瘟疫,导致咸阳城里十室九空,遍地坟茔,黑猫虽然有古怪,可此时留着它,或许对那逃窜进山林里的老鼠还有一定的震慑。
毕竟大敌当前,敌人的敌人,也算是朋友。
不过李长生身为祝由弟子,论起降妖伏魔,他的根基还是弱了些,但是在医理上,李长生的祝由术那绝对是首屈一指无人能及。
李长生心里憋着话,但是一直没有来得及开口,他一直想要劝和茅家,放过在子午谷杀人的狐妖叶楚红,但是至今为止,茅家似乎并没有收到这方面的消息,李长生也不好开口说。
一方面现如今茅家弟子都把他当做同道中人,如果让茅家弟子知道自己和狐妖攀扯不清,非但会对自己有所排斥,还会耽误了在咸阳治疗瘟疫的大事。
李长生不愿意在治瘟疫一开始就遇到太多阻力,毕竟他势单力薄,在咸阳一带也说不上话,而茅家在咸阳南关根基深厚,自打西汉年间就已经是一个天下皆知的望族,三茅真君的名号也响彻华夏神州。
等,只能等,等到这场瘟疫结束,在跟茅家的人说清楚事情原委,到那个时候,自己治瘟疫有功,茅家的人也多少会卖自己三分薄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叶楚红以后不会受到茅家的针对。
李长生看上去年轻,但是思虑却十分干练成熟,分的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纵观苗采缇这几日,心情也极为大好,一方面是自己本就对这个郎中有些眼缘好感,二来是李长生救了自己哥哥的命,一身的本事也颇为这个苗族丫头青睐,时间一久,苗采缇心里也就对李长生产生了些许情意。
但是李长生却始终敬而远之,他每日每夜心中所思所念的只有叶楚红,在李长生心中,也只有叶楚红这样的女子更令他魂牵梦绕,而这个苗采缇性情过于直接奔放,李长生有些难以适应,再加上先入为主的机缘,叶楚红在李长生心中的分量,那可不是一个苗族丫头所能取代的。
李长生和叶楚红之间的感情,含蓄内敛,从不张扬,两人虽然都没有给对方说过一句肉麻的话,可彼此在心里早已经相知相爱,这份感情,李长生放不下,叶楚红也放不下。
马道长的那句话,时时萦绕在李长生心头,他一定要去雪狐岭,找到那个自己心爱的姑娘。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在三神观的偏殿门口,苗采缇兴高采烈的跑到李长生跟前,她头上戴着花环,手里还捧着一个,苗采缇将花环递给李长生。“这是茅丘青姐姐给我的,她说茅家弟子敬天拜醮时都要佩戴,今天是茅家拜醮的日子,你要不要去看看?”
李长生摇了摇头。“我们祝由医家的弟子不拜醮,我们每年节日都要供奉轩辕黄帝,各家有各家的传统,不一样的,我就不参合了。”
苗采缇是苗疆人,对于中原的法会了解不多,借着这个由头,她也好靠近李长生多闲聊片刻。
“茅姑娘刚才忙,也没跟我讲这拜醮是干什么,你们都是中原人,能跟我说说吗?”苗采缇年纪上小了李长生几岁,也显得比较古灵精怪,模样上也可爱了些,李长生虽然没有别的念想,但是对于一个可爱的苗族女子,他也并不讨厌。
见那苗采缇一脸的好奇,李长生索性也就给他讲起了这拜醮的由来。